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033128
大小:6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30
《浅析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按时间长度可分为四种类型:(1)短周期,即基钦周期,平均长度约40个月(3-5年)。(2)中周期,即朱格拉周期,平均长度8-10年。(3)中长周期,即库兹涅茨周期,平均长度15-25年。(4)长周期,即康德拉耶夫周期,平均长度50年左右。 新中国建立以后,1949-1952年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真正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是自1953年开始的,因此我们在这里仅对1953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详见表1. 表11953—200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 年份 增长
2、率 年份 增长率 年份 增长率 年份 增长率 年份 增长率 1953 14 1963 10.7 1973 8.3 1983 10.9 1993 13.5 1954 5.8 1964 16.5 1974 1.1 1984 15.2 1994 12.6 1955 6.4 1965 17.0 1975 8.3 1985 13.5 1995 10.2 1956 14.1 1966 17.0 1976 -2.7 1
3、986 8.8 1996 9.6 1957 4.5 1967 -7.2 1977 7.8 1987 11.6 1997 8.8 1958 22.0 1968 -6.5 1978 11.7 1988 11.3 1998 7.8 1959 8.2 1969 19.3 1979 7.6 1989 4.1 1999 7.1 1960 -1.4 1970 23.2 1980 7.8 1990 3.8 2000
4、 8.0 1961 -29.7 1971 7.0 1981 5.2 1991 9.2 1962 -6.5 1972 2.9 1982 9.1 1992 14.2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3)》、《中国统计年鉴(2000)》整理 根据表1数据,用动态曲线来表示,有如下图1: 附图 图1改革前后经济发展波动状态的比较 从图1可以看出,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53年到1976年,第二阶段从1977年到2000年。下面
5、对改革前后这两个阶段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状态进行对比分析: 第一,从波动的深度看,改革前五个周期波动以古典型为主,波谷平均值为-6.4%,总的呈现为古典型;改革后四个周期的深度平均为6.2%,波动转变为增长型。谷位的上升表明,我国经济的增长增强了抗衰退力。 第二,从波动的高度看,改革前各周期以高峰型为主,波峰平均值达16.9%,总的呈现为高峰型(波峰年份经济增长率大于或等于15%即为高峰型);改革后波峰平均值为13.2%,总的呈现为中峰型(10%-15%)。峰位的下降表明,我国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扩张
6、的盲目性。 第三,从波动的幅度看,改革前各周期平均波动幅度为23.4%,为强幅型;改革后平均振幅是6.95%为中幅型。波峰的显著下降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增强。 第四,从波动的平均位势看,改革前波位平均为5.8%,属中位型;改革后平均波位是9.3%,属高位型。波位的上升表明我国经济在克服“大起大落”中,总体增长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第五,从波动的扩张长度看,改革前各周期的扩张长度平均为2.2年,改革后为2.5年,表明我国经济的增长在扩张期有了更强的持续性。 根据以上定量分析与比较,可把改革前波动状态
7、的特征概括为:谷位深、峰位高、振幅大、平均位势低、扩张长度短,即“大起大落”;而改革后则可概括为:谷位上升、峰位下降、振幅减小、平均位势提高、扩张长度延长,即在增长中逐步走向稳定。改革前后的变化可以总概为:由“大起大落”型转向“高位—平缓”型,这就充分表明,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在改革后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 二、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分析 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关于经济周期的解释多种多样,它们从不同方面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做出了说明。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中存在引起波动的内在力量;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
8、波动不过是随机的和未预期到大冲击的结果;货币主义者和新古典经济学家把波动主要归结为错误导向的货币政策的结果;而新凯恩斯主义者把波动看作来源于经济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原因,不过他们认为现代经济的内在特征扩大了一些这样的干扰,并使其作用持续存在。[2] 应该说,经济周期的形成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纯地强调起源动力而忽略系统影响,强调冲击因素而忽略传导机制,是无助于正确理解经济周期波动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