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032484
大小:5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30
《再别康桥学案(教师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再别康桥》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对意象的分析,体会诗歌的意境美。(2)体会诗中所体现出了的三美主张。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使学生寻找意象从而体会诗歌的意境②通过对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及意境美的分析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情感方式与价值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从而感受诗歌带给人的美感。课前预习一、【知识链接】1、识作者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等。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
2、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2年辞别剑桥启程回国。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新诗的诗魂,“诗哲”当之无愧。【资料1: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剑桥
3、大学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修听课,度过了一年多悠闲的日子。同时又深受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制度的影响,形成了资产阶级绅士兼诗人的气质。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常常,他躺卧在康河边的草地上,或看书,或听音乐,或仰望高天上流云,或泛舟河中去寻梦。资料2:至性至情的徐志摩,先后有三位女子走进他的内心(原配夫人张幼仪、美丽少女林徽音、再配夫人陆小曼),1920年,徐志摩在剑桥大学邂逅了美丽少女林徽音。两人在此相恋相处一年多,因而康河的柔波里一定也映照过
4、他们浪漫的并肩同游的身影。】诗歌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共四集 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共四集 小说集:《轮盘》 戏剧:《卞昆冈》 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 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
5、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2、知背景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并在此遇到了年轻貌美的才女林徽因,度过了他一生当中最幸福的时光。1928年徐志摩故地重游,却已物是人非,于是千般感触涌上心头,因此便写下了著名的抒情诗《再别康桥》。二、【基础自测】1、字音字形河畔()青荇()长篙( ) 漫溯( )斑斓( )笙萧( )满载( )登载( )悄悄( )悄然( )长篙()蒿草()草稿()xiao笙() Xiao()瑟Xiao()洒斑lán()lán()言波
6、lán()2、常识填空徐志摩,(诗派)主要成员之一。他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等,代表作《再别康桥》。“新月派”提倡“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即、和。三、【整体感知】全诗共七节,概括每节诗的内容。第一节交代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的情景;第二节写康河岸边的柳树在夕阳中倒映河中的景象;第三节写康河里的水草随微波起伏,仿佛在向诗人点头致意;第四节写潭水及由此引发的联想;第五节紧承上节诗意,对“梦”加以引申,暗含了对逝去的康桥生活的无限留
7、恋之情;第六节,诗人的思路急转,把读者从梦境拉回到现实;第七节照应开头,写诗人悄悄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而康桥却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课内探究1、《再别康桥》的二到六节中,诗人捕捉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点拨】诗人捕捉的意象主要有:①金柳,妩媚而美丽,浸透着诗人欢喜和眷恋的感情;②青荇、柔波,写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更表现出诗人对康桥的眷恋;③榆阴下的清潭、倒映天上的彩虹,有如梦如幻之美;④星辉、水波与星光辉映,色彩斑斓,表现了诗人的快乐心情;⑤夏虫的“沉默”,渲染了一种静寂的氛围,衬托了诗人的离
8、情别绪。诗人选择的这些意象,都是自然景物,给人清新之感,而诗人要表达的是怀念惜别之情,诗中的这些意象却有一种纯净的美感,能让读者也不知不觉地从离愁别绪的伤感中超脱出来,而去全身心地感受诗中优美的意境。2.《再别康桥》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轻轻”“悄悄”的运用,有什么意味?【点拨】诗的首尾两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重叠复沓,具有一种节奏感和旋律美。首节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