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创新“三农”工作新机制

统筹创新“三农”工作新机制

ID:27028804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30

统筹创新“三农”工作新机制_第1页
统筹创新“三农”工作新机制_第2页
统筹创新“三农”工作新机制_第3页
统筹创新“三农”工作新机制_第4页
统筹创新“三农”工作新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统筹创新“三农”工作新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统筹创新“三农”工作新机制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立足全局、高屋建瓴,总结2003年工作成绩客观公正,分析面临形势深刻准确,安排2004年工作思路明确、重点突出。《报告》通篇贯穿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科学发展观,体现着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精神,是一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报告,是一个开拓创新、鼓劲发展的报告,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加快发展,具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又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今年要

2、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作为河北廊坊市委书记,我面对“小城市、大农村”的市情,对于切实加强“三农”工作、解决“三农”问题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有着更深的感受。“三农”问题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问题“三农”工作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关联度越来越高,涉及*、经济、文化、教育、城建、金融等很多方面,是一项内容丰富、牵扯面广的重大课题。解决“三农”问题绝不仅仅是涉农部门和乡村干部的事情,而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和全局性工作。这就

3、需要我们在思想上进一步强化全局意识,把解决“三农”问题切实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用城乡统筹的思路,把农村经济发展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社会进步放在社会全面进步中统筹规划,把农民增收放在国民经济收入分配中统筹安排;举全党之力、全民之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整合全社会的资源,推动“三农”问题的更快更好解决。LOCAlHosT破解农民增收难的重点是解决农民充分就业问题导致农民增收趋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产出问题,也有效益问题;既有生产问题,也有市场问题。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农民就业不充分。以廊坊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情况为例:全市农村人口320万人,其中劳动力1

4、51.4万人;劳动力中外出务工的26.4万人,占17.4%;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的43.8万人,占29%;在本地务农的79.2万人,占52.3%。从农业生产需要看,本地务农有27万(占18%)劳动力就已经足够了,也就是说,目前农村劳动力中有三分之一处于闲置状态。而本地务农所需的这18%的劳动力的工作又是季节性的,全年有效工作时间不超过60天,80%的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如果把这些闲置的农村劳动力和务农劳动力的闲置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将对农民增收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因此,实现农民增收重点是要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大力调

5、整农业结构。一方面,由传统农业向“一优双高”调整,努力把品质调优、产量和效益调高。另一方面,由单季或双季生产向常年性生产调整。农业由季节性的生产转变为常年性生产,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时间延长了,就业充分了,农业的产出也多了,效益也高了,农民的收入也会相应增加,从而使务农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二是积极组织农村劳务输出。党委和政府应该强化服务职能,在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多做工作。根据周边城市劳动力需求情况,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农民进行分类培训,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积极向外推介。2003年,我市农民工资性收

6、入达到人均1609元,占农民纯收入的39.7%,是与我们不断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分不开的。三是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壮大农村二、三产业,是农民稳定就业、长期增收的基础。应该制定政策,对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在税收上、资金、资源使用等方面应给予支持,为个体私营经济创造良好政策环境;进一步发挥民营园区的聚集效应,帮助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小城镇建设,繁荣小城镇经济,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入小城镇,形成经济发展与人口聚集的良性互动。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机制上突破当前,我国农村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三农”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正在逐渐显现,

7、其中最突出的是农村经济如何与市场经济接轨的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三农”工作新机制。联系廊坊发展实践,我认为主要应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建立农村多元投入机制上实现突破。投入问题直接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后劲。我们在确保财政支农资金足额到位的前提下,实施并不断完善农村小额贷款发放办法,保证凡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信用观念的农户或个体经营户,都有使用小额贷款的权利。几年来,全市累计发放小额贷款26亿元,吸引社会投入资金30亿元,大大增强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后劲。二是在农村财富积累机制上实现突破。针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不到位问题,

8、积极推进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对现有农村小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