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诗词曲赋

红楼梦的诗词曲赋

ID:26994274

大小:94.0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30

红楼梦的诗词曲赋_第1页
红楼梦的诗词曲赋_第2页
红楼梦的诗词曲赋_第3页
红楼梦的诗词曲赋_第4页
红楼梦的诗词曲赋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楼梦的诗词曲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9月10日《红楼梦》的诗词曲赋蔡义江吕启祥曹立波   主讲人简介  蔡义江,男,1934年生于浙江宁波。学者、教授,著名红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86年,任民革中央常委、宣传部长。现为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典文学普及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蔡义江论红楼梦》、《清代文学概论》等,专著和论文曾多次获国家、省、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吕启祥,女,1936年生,浙江余姚人。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曾发表过红学文章百余篇,著有:《红楼梦开卷录》、《红楼梦会心录》

2、、,主编《红楼梦珍稀评论资料汇要》等。  曹立波,女,1964年生。2002年7月毕业于北师大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与他人合写编著作多部。  内容简介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小说,但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一首诗,这不单单因为《红楼梦》的作品当中,有大量的诗词曲赋和韵文,更主要地在于小说的整个氛围是诗意的和诗化的。  《红楼梦》里面的诗词曲赋有四个特点:第一,个性化,即茅盾先生所说的“按头制帽”;第二,情节化,它不是游离的,而是跟情节结合在一起;第三,借题发挥,最为

3、典型的,如《芙蓉女儿诔》;第四,暗示未来,即具有谶语性质,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判词和曲。  香菱跟林黛玉学诗是小说中的典型情节。香菱在大观园里的地位低于小姐而高于丫头,她渴望充实的精神生活。香菱不畏艰难,日夜苦吟,并在林黛玉、薛宝钗的点拨下,终于进入诗歌的殿堂。香菱学诗一共三首,即《吟月三首》,这三首诗就体现了她不断成熟的这样一个过程。9月10日《红楼梦》的诗词曲赋蔡义江吕启祥曹立波   主讲人简介  蔡义江,男,1934年生于浙江宁波。学者、教授,著名红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86年,任民革中央常

4、委、宣传部长。现为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典文学普及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蔡义江论红楼梦》、《清代文学概论》等,专著和论文曾多次获国家、省、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吕启祥,女,1936年生,浙江余姚人。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曾发表过红学文章百余篇,著有:《红楼梦开卷录》、《红楼梦会心录》、,主编《红楼梦珍稀评论资料汇要》等。  曹立波,女,1964年生。2002年7月毕业于北师大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与他人合写编著

5、作多部。  内容简介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小说,但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一首诗,这不单单因为《红楼梦》的作品当中,有大量的诗词曲赋和韵文,更主要地在于小说的整个氛围是诗意的和诗化的。  《红楼梦》里面的诗词曲赋有四个特点:第一,个性化,即茅盾先生所说的“按头制帽”;第二,情节化,它不是游离的,而是跟情节结合在一起;第三,借题发挥,最为典型的,如《芙蓉女儿诔》;第四,暗示未来,即具有谶语性质,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判词和曲。  香菱跟林黛玉学诗是小说中的典型情节。香菱在大观园里的地位低于小姐而高于丫头,她渴望充

6、实的精神生活。香菱不畏艰难,日夜苦吟,并在林黛玉、薛宝钗的点拨下,终于进入诗歌的殿堂。香菱学诗一共三首,即《吟月三首》,这三首诗就体现了她不断成熟的这样一个过程。9月10日《红楼梦》的诗词曲赋蔡义江吕启祥曹立波   主讲人简介  蔡义江,男,1934年生于浙江宁波。学者、教授,著名红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86年,任民革中央常委、宣传部长。现为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典文学普及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蔡义江论红楼梦》、《清代文学概论》等,专著和论文曾多次获国家、省、

7、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吕启祥,女,1936年生,浙江余姚人。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曾发表过红学文章百余篇,著有:《红楼梦开卷录》、《红楼梦会心录》、,主编《红楼梦珍稀评论资料汇要》等。  曹立波,女,1964年生。2002年7月毕业于北师大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与他人合写编著作多部。  内容简介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小说,但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一首诗,这不单单因为《红楼梦》的作品当中,有大量的诗词曲赋和韵文,更主要地在于小说的整个氛围是诗意的和

8、诗化的。  《红楼梦》里面的诗词曲赋有四个特点:第一,个性化,即茅盾先生所说的“按头制帽”;第二,情节化,它不是游离的,而是跟情节结合在一起;第三,借题发挥,最为典型的,如《芙蓉女儿诔》;第四,暗示未来,即具有谶语性质,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判词和曲。  香菱跟林黛玉学诗是小说中的典型情节。香菱在大观园里的地位低于小姐而高于丫头,她渴望充实的精神生活。香菱不畏艰难,日夜苦吟,并在林黛玉、薛宝钗的点拨下,终于进入诗歌的殿堂。香菱学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