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966257
大小:27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30
《1.1《黄山记》 粤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山记》教案授课时数:第一、二课时教学目标:1、培养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和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可贵精神。2、学习本文按登山与观察的顺利写景状物,从不同角度描述山势、山路、山色的写法。3、掌握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式。教学重点:熟读全文,读清句读,背诵。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按登山与观察的顺利写景状物,从不同角度描述山势、山路、山色的写法。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导入:作者简介: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明末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他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地理地质学家、旅行探险家、游记文学大家,是驰名中外的文化名人。他自幼博览群书,对科举不感兴趣,立志以毕生精力考
2、察祖国的地理面貌。-从二十二岁起,直到五十六岁逝世时为止,三十四年的时间,只身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的旅行日志经过后人整理成书,留给我们一部洋洋六十余万言的巨著《徐霞客游记》。这部著作融山川地貌、风景名胜、民族风情、风俗特产于一体,是全方位展示我国明代历史文化与自然地理的百科全书,为我国旅游界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新课:写作背景:徐霞客曾经两次游黄山,第一次再1616年冬末春初,山上冰雪覆盖,没有能够尽兴,写有《游黄山日记》,1618年秋,他又一次游黄山,写了四篇游记。由于这次是重游,记叙的重点在上次每见到的奇景,所以对上次游记有所照应。学生阅读课文,对照注
3、释理解文章内容。本文以空间的变化为线索,以游览的路线为顺序,运用逐层衬托的写法,着重描写黄山天都峰的奇观。作者勇于登山,奋发向上,充分显示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全文共两段。第1段:写徐霞客自己上午出发登山的旅程。着重描述石罅所见奇景,这一段记述翔实,很有特色。写罅所见奇景,形象生动,饱含感情。作者以他特有的格调,很有感染力地展开了画卷。第2段:写登天都峰所见奇景。这一段又可分为四层。第一层(“时夫仆俱阻险行后”到“焉知其奇若此”),主要写文殊院所见奇景。先写“夫仆俱阻险行后”,作者却一人“独往”的勇于登山的游兴,暗衬出景物的美好;然后写文殊院所见奇峰胜景;接着以“真黄山绝胜
4、处”的感叹,再衬景物的美妙;最后,用一个反问句收住这一层。文殊院景物的奇绝美妙,作者旅游时的兴奋愉快心情,写得很是动人。第二层(“遇游僧澄源至”至“独莲花与抗耳”),主要写登天都峰。对历尽艰险勇攀天都的描写,不仅写出天都峰高峻难攀的特点,而且写出登山者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对读者的日常工作与学习也是很有启发、很有教育意义的。第三层(“时浓雾半作半止”到“另一区宇也”),写天都峰顶的奇观。紧承上文不听庵僧劝阻“决意游天都”,遇重重险阻“终亦不顾”的描述之后,写了天都峰顶所见:隐约可见的莲花诸峰,富于变化的云海浓雾,别具姿态的奇松怪柏……写出了黄山特有的奇观。徐
5、霞客勇于登山,见到的种种奇景,有如一幅幅奇异的图画,简直把我们引上了天都仙界,那美妙的意境真是令人神往。第四层(“日渐暮”到“止文殊院”),写下山回文殊院。写下山的艰险,亦很动人,照应第二层庵僧的话和作者上山时的心情,严谨自然。写再经过峡谷小道回文殊院,脉络也十分清楚。这一段从登上玉屏峰头,见文殊四周奇景,写到历险登上天都峰顶,见到种种奇观,再写下山的艰险,最后写回文殊院歇宿。一步一步写来,文章写得很是精彩,十分引人入胜,令人不得不一气读下来。读后使人思想上受到启发,艺术上也得到极大的享受。学生再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1、记叙翔实、脉络清楚徐霞客游黄山,不是一般的
6、游山玩水,而是进行地理考察:他写游记,是为了给大自然作真实的写照,因此,文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记叙详细、确实。文中旅游的日期、里程、方向、沿途经过的地点,一一点明,不厌其详。文章脉络十分清晰,使读者不仅清晰的了解了徐霞客的游踪,而且像是为我们画出了一条导游的路线图。这些记叙,都是实地考察的记录,很有科学价值。2、描述细腻,详略得体。课文以游踪的变化为线索,依照徐霞客旅游的行踪,途经的地方可写之处是很多的,作者写一路上的观感并不是平均用力的,而是着重以细腻的笔法描写了石罅、文殊院所见的奇景和天都峰顶的奇观。这是上次他欲到而未到之处,所以详写,突出了天都峰景物的特点。3、以写
7、景为主,寓情于景,藏议于景。这篇游记文中有我,语中含情。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藏议于景。作者没有站出来抒发一番歌颂黄山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却流溢于纸面;没有另加关于不畏劳苦攀登才得达到顶峰的议论,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却灼然可见。4、逐层衬托,引人入胜。课文有很多地方运用了衬托手法,如:描述了石罅所见的奇景以后,用“愧”来衬托“奇”,写文殊院所见的奇景之后,又高度赞美“真黄山绝胜处”强调这里的景色优美奇异,比所见石罅更美、更奇、更胜一筹。“绝胜处”比“有奇若此”更好了。由此看来,石罅所见的景物,成了文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