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965762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30
《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摘要: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以苏州、无锡两市为例,基于区位熵计算分析两市制造业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即制造业转型过程;根据近几年两市R&D投入、科研人员及制造业新兴行业发展状况,探究两市制造业升级过程。最后总结苏锡两市转型升级的理论路径。中国2/vie 关键词: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苏锡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ki.1672-3198.2017.08.001 1引言 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迅猛发展,极
2、大程度地拉动了中国GDP的增长。近年来,随着GDP增速的减缓,中国经济发展已经逐渐进入新常态,我国的经济正在由追求速度的粗犷增长转向追求质量的集约增长,正在向分工更加复杂化,结构更加合理化不断演进。原有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制造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众多的外商投资,一批批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但是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劳动密集型企业优势逐渐消失。此外,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品牌较少,在国际上缺乏核心竞争力,例如,我国生产的汽车大多是外国品牌,对于大型
3、客机,医疗器械等高精尖的产品,我国目前还不能生产。 笔者认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包括制造业转型和制造业升级。制造业转型可以是制造业服务化,或者是从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是产业内结构的调整。制造业升级主是指制造业行业内部实现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价值链升级。 2苏州,无锡制造业发展历程和现状概述 苏州,无锡两市均是工业强市,都拥有着强大的制造业基础。2000年至2016年,苏锡两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不断上升,其中2004至2011年两市工业发展较为迅猛,近几年增速减慢。2015年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
4、到30249.25亿万元,无锡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也达到14549.87亿元,分别位于全省第一第二,位居全国前列。 苏锡两市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这五大行业的产值均排在前列。2015年苏州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产值接近1亿万,居于榜首,远超过其他行业。无锡的特色产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值为11504603万,排名第六。两市的传统行业纺织业的产值也分别达到13618012万元和8032761.1万元。 3苏锡两市制造业产业
5、结构变化过程――制造业产业内转型 本文分别选取2005年、2010年、2015年苏州和无锡的区位熵作为研究对象,纵向比较苏州和无锡两市制造业产业结构变化。区位熵LQij是用来衡量苏州和无锡制造业内的某行业在江苏省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当LQij>1时,说明i行业在j地区聚集程度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属于j地区的优势产业。公式如下: 根据苏州、无锡以及江苏的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得到表1的结果。 从苏州的区位熵值来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一直是其最具优势的行业,并且近10年集中度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2005年,苏州的家具制造业、仪
6、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均是区位熵值超过2的优势行业,但2015年,这三个行业的区位熵下降幅度超过50%,成为苏州逐步淘汰的行业;苏州的通用设备、交通设备、化学纤维制造以及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行业的区位熵呈上升趋势;传统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区位熵也在小幅度下降。 从无锡的区位熵值可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一直保持着优势地位,尤其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15年,其熵值达到2.836;无锡的各种设备制造的区位熵值稳定在1左右,成为制造业的主要
7、组成部分;无锡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从2005年的0.726上升到2015年的1.006,发展前景较好;10年来纺织业的熵值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集聚化程度上升。 苏锡制造业产业结构整体变化趋势:从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机械、食品、纺织、家具等传统制造业逐步淘汰,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设备制造、化学纤维、橡胶塑料等现代制造业不断发展。 4苏锡两市制造业科技要素投入变化过程――制造业升级 数据说明:苏州和无锡分别从2014、2012年才有规模以上企业的指
8、标,之前均是大中企业指标。 近几年,苏锡两市的R&D企业数、R&D经费支出、R&D人员数逐年增加。在制造业新兴行业方面,苏锡大力发展新材料,新型平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