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卉+《京剧之魂——锣鼓经》教学设计

王卉+《京剧之魂——锣鼓经》教学设计

ID:26965512

大小:21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30

王卉+《京剧之魂——锣鼓经》教学设计_第1页
王卉+《京剧之魂——锣鼓经》教学设计_第2页
王卉+《京剧之魂——锣鼓经》教学设计_第3页
王卉+《京剧之魂——锣鼓经》教学设计_第4页
王卉+《京剧之魂——锣鼓经》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卉+《京剧之魂——锣鼓经》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京剧之魂——锣鼓经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音乐学段:初中年级初一相关领域初中: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教材书名:《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年1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王卉北京市八里庄第三中学13810179140实施者王卉北京市八里庄第三中学13810179140指导者刘娜李磊刘颖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市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北京市第八十中学138119811551350126024313611354501课件制作者王卉北京市八里庄第三中学1381

2、0179140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本课应用“参与-体验-模仿-合作”理论,结合学情分析,组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体悟国粹京剧的程式化特点、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二)理论依据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这一理论立足于我国数千年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所以,“在教学中要

3、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同时还应该“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有效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

4、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这正是本课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二、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分析《京剧之魂——锣鼓经》是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是一节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京剧是我国的艺术瑰宝,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被誉为“国剧”、“国粹”。在传统戏曲中,京剧最具有民族性、群众性和国际性,代表着中华戏曲文化主流。本单元涉及的京剧唱段有《定军山》、《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及运用京剧唱腔元素创作的戏歌《唱脸谱》。在唱段的选择上,以经典性、思想性、艺术性为原则,京剧

5、的三个唱段以及戏歌包括了生、旦、净三个以唱功为主的行当。《唱脸谱》是一首被人们广为传唱的戏歌,用“蓝脸的窦尔墩”、“红脸的关公”等京剧脸谱形象以及《战长沙》、《盗御马》等京剧剧目名称普及了京剧知识。虽是一首戏歌,《唱脸谱》吸收了京剧唱腔的元素,以净行唱腔为主,兼收了生行和旦行的唱腔,可以说是一个让学生体验京剧唱腔韵味的好素材。本单元的课后练习涉及了京剧的场面。京剧的乐队称作“场面”或“文武场”。其中管弦乐部分称为“文场”,打击乐部分称为“武场”。文场中的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唢呐、海笛、笙等。武场中的乐器有:单

6、皮鼓、板、大锣、小锣、铙钹等。在文武场中,鼓板由一人演奏,在乐队起着领奏或指挥的作用。锣鼓经亦称“锣经”。京剧打击乐各种形式的泛称。用鼓、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器的音响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紧张、抒情等不同的情绪和气氛。例如:长锤、四击头、急急风、冲头、乱锤、小锣长丝头等等。京剧锣鼓经的记谱方法,一般用“仓、台(的)、七、札、冬”等字作为音符。“仓”表示大锣;“台(的)”表示小锣;“七”表示钹;“切”表示镲;“札”表示闷打;“冬”表示鼓;“大”表示梆子;“令”表示小锣和小镲齐奏;“隆冬”表示鼓连打;“乙”表

7、示空音。本课设计的冲头打法是:京剧的特点是程式化,单一的学唱京剧片段或欣赏不能够全面的让学生了解京剧这一特征,同时在学生还没有对京剧产生浓厚兴趣的前提下教唱京剧选段会让学生觉得难学难懂,反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所以,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全体学生围绕着锣鼓经“冲头”而展开的京剧程式化表演。(二)学生情况分析作为北京市普通初中校的初一学生,在小学时他们对京剧有过一些初步了解,但是很少有学生喜爱京剧并乐于去学习和探索。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享誉世界各地,全球各地都掀起了学习京剧的热潮。但是,作为京剧发源地的孩子们却并不喜爱京剧,甚至不愿

8、意去学习京剧。我对学生做了相关的调查,同学们认为虽然京剧的扮相很漂亮,但是在舞台上京剧演员的唱腔和咬字有些晦涩难懂,动作有时又看不明白,由于我校大部分学生是借读生,孩子们说话带有方言又缺乏自信,因此就更张不开嘴去模仿,所以一说到京剧只能感叹到它是博大精深的国粹,自己却提不起兴趣。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学生具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