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内部审计

财务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内部审计

ID:26948680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30

财务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内部审计_第1页
财务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内部审计_第2页
财务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内部审计_第3页
财务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内部审计_第4页
财务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内部审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务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内部审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财务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内部审计财务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内部审计一、高校财务信息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数字化校园建设,在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也对高校财务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高校内部审计环境随之改变。为了更好地应对信息化浪潮中的新挑战,做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既要认识到信息化环境对内部审计对象、审计职能、审计技术、审计线索、审计方式及审计风险等多方面的影响,又应该采用信息化手段,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积极作用,实现全面审计的数据要求,降低抽样审计的风险,通过科学管理内部审计信息,规避财务风险,提升高校财务服务管理水平。  (一)对内部审计对象

2、的影响。  在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对象仍是提供经济活动信息的会计报表及资料,但账簿、凭证、报表的表现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多以电子信息形式存在,而审计对象也在传统证、账、表的基础上,加入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等,财务信息的内容和复杂程度大幅提高。审计范围和内容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内部审计的难度。  (二)对内部审计技术的影响。  随着高校财务信息系统的普及和完善,内部审计环境、手段、范围等要素均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适应不了信息化变革,内部审计人员需要以计算机技术、网络为载体,通过开发审计软件等途径,建立完善内审体系,及时防范财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  (三)对内部审

3、计线索和证据的影晌。  内部审计结果需要审计证据提供支撑,在信息化背景下,审计线索已由传统清晰可见的文字、数据等纸质形式,转变为以财务信息系统为载体的电子数据形式。存储介质的变化,提高了获取审计证据的难度。而财务信息系统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除数据输入和操作控制外,计算机程序自动完成账目的核对与检验,而这些数据集中存储同一数据库文件,会计信息的输出也来自同一数据源,这也给审计线索和证据的追踪提高了难度。  (四)对内部审计风险的影响。  一方面,在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人员具有独立性,拥有财务管理系统高级别操作权限,能够通过内部审计业务,深入分析高校财务资金运作情况,防范财务风

4、险;另一方面,审计本身存在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在信息化环境下,系统通过预先嵌入内部控制流程,自动计算处理数据等,减少了人为错误录入和计算等风险。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信息的共享性和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加上输出数据来自同一数据源,一旦系统程序中存在差错或人为舞弊,仅凭信息技术的处理,没有内部审计信息化工具和内审人员信息化知识的支撑,会加大内部审计的检查风险。  二、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内部审计现状  高校内部审计对内提供服务,通过审查评估学校资源相关业务适当性、内控制度有效合法性、法律规章遵守情况、管理职能履行等,提供审计意见,完善内控管理,降低财务风险。然而目前,无

5、论从硬件设备还是投入,我国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都远远落后于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由于传统审计观念、方式根深蒂固,审计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往往不足,内审人员也缺乏主动改变审计模式、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意识。  高校每年接受预决算审计、财务收支、专项资金等多项审计,工作任务繁重,内审人手不足,但目前高校多依赖于手工操作,历史数据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导致大量重复性劳动,效率低下,信息反馈滞后。  加上内审人员未实现计算机审计的知识和技术转型,即使采用信息技术,也仅局限于利用计算机进行简单数据处理,缺乏对审计客体财务信息系统的认识,仍以人工作业为主,通过财务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出功能,迁移至Ex

6、cel进行分析,再追溯原始的纸质凭证,搜集相关审计证据,计算机辅助程度较低,大大降低了内审管理效率,造成审计资源浪费。  三、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内部审计策略  (一)建立高校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  财务信息系统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为提高信息化背景下的内审能力,建立高校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迫在眉睫。通过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的程序设计,确定审计工作目标,模板输出审计工作底稿,规范审计业务流程,可以减少重复工作和人为因素,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有利于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内控制度审计转变,实时动态监控审计工作计划,及时调整分配审计资源,对内审进行全程监督与控制,

7、为内审转型提高技术支持,提升内部审计管理水平。  (二)培养审计信息化人才,加快知识转型。  高校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调整了本文由论文联盟.L.cOm收集整理原有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内审人员必须加快知识的更新和学习,不仅局限于计算机办公软件的熟悉掌握,而且要熟悉数据库知识和专业审计软件的操作和应用,比如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海量数据中的内控薄弱环节,通过内审工具差错纠弊,通过数据分析提供决策参考等,这就要求高校注重内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注重计算机审计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学习,从而适应信息化背景下内审工作要求,降低财务风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