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夏季中暑阴证的辨证论治研究

临床夏季中暑阴证的辨证论治研究

ID:26946776

大小:66.5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30

临床夏季中暑阴证的辨证论治研究_第1页
临床夏季中暑阴证的辨证论治研究_第2页
临床夏季中暑阴证的辨证论治研究_第3页
临床夏季中暑阴证的辨证论治研究_第4页
临床夏季中暑阴证的辨证论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夏季中暑阴证的辨证论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临床夏季中暑阴证的辨证论治研究张光明(太和县人民医院236600)【中图分类号】R59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7-0114-02【摘要】目的学习和探讨治疗夏季中暑阴症运用中医中药的辨证论治,以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中医分型辩证的理论,运用传统方药,木文将20例患者,按照中医的辩证分型,临床对其夏季中暑阴症,临床治疗当因势利导,治疗方法是:以益气养阴固脱为其治疗基木方法。结果通过临床辨证论治,对治疗夏季中暑阴症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结论笔者通过临床中医中药的临床灵活运用,合理用药,对那些临床较为疑难夏季中暑

2、阴症的辨别和诊断,更好发挥中医中药的专科特长,和专科优势,发掘尚未能发现祖国伟大的医学理论宝库,是我们临床医生应尽的义务和职责,让它能更好地为人类造福,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关键词】中医临床中暑阴证理论研究木文学习和研究的是在夏季临床中所见,以中暑阴证为临床表现的患者,是临床中暑以阴证为主,患者一般是由中暑阳证治疗不彻而转化,与中暑阳证的发热而多汗则相反,中暑阴证其表现身凉无汗,又患者渴欲饮之,饮之则吐的患者也是暑阴证的辨证要点,嘱中暑阴证的治疗原则,益气、养阴、固脱等方法进行辨证治疗,酌情选用《内外伤辨惑论》方中的生脉饮和《校注妇人良方》卷九方的参附汤

3、加龙骨、牡蛎加减治疗,临床十余年的经验总结,使我认识到中医基础理论是我们临床主导,木文总结规纳2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给大家,仅供同道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选择2000〜2010年间的临床治疗记录及经验记录薄,提供20例夏季以中以中暑,并且是以中暑阴证为主的患者,中医对中暑临床分型甚多,有中暑阳证,中暑阴证,暑热热扰心,肝风内动的证型,今以证为辨治要点,临床患者以女姓较为多见,病程2〜3天,本组好发年龄也是中老年人为多见,统计年龄在30〜67岁之间的患者,平均年龄(29.4±5.7)岁,就诊时曾服十滴水、人

4、丹等,实乃汴功无效,吋有症状渐剧之状的患者,其临床多由阳证中暑转化而致,故临床当根据其体质,以及患者的神色多以衰惫不振,吋奋极度体乏状态,体卷较为突出,其脉象与中暑阳证所不同,脉见沉迟或见有浮弦,浮弦之脉不可重按,重按则有芤脉之象,中医认为多属中暑阴证范畴。1.2方药运用1.2.1中暑阴证中暑阴证,中医辨证的临床表现,多以暑季阳证转化而来,由于暑热伤气耗阴(液),所表现的气阴两虚而突出了以虚证为主的临床表现。但也有表现身热汗出,精神衰惫,四肢困倦,胸满气短,不思饮食,大便溏,脉象洪缓者。对那此因中暑阳证转化的以暑热大汗不止,时呕吐腹泻不止,耗气伤阴,常出现四

5、肢厥逆,冷汗自出,面色苍白,烦燥不安,渐则呼吸浅促,脉微细欲绝,重者&迷不息人事,气阴两脱的险证,如若冇此类患者,当急静滴平衡液等,根据情况加生脉饮注射液治疗。中医辨证为中暑阴证,治疗当以益气养阴固脱,方选:生脉饮合参附龙牡汤加减治疗,方中生脉饮出自《内外伤辨惑论》之方,其功效是益气敛汗,养阴生津。是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口渴。汗出不止,对那些症因心气血不足患者而没,今运用于中暑阴证以治疗热伤其心阴之良方,合参附龙牡汤也就是运用《核注妇人良方》卷九方的参附汤加入龙骨牡蛎而组成,参附汤功能冋阳、益气,固脱参附汤是治疗元气人亏,阳气暴脱,症见手足厥冷,汗出,

6、呼吸微弱,脉微等病证。今临床运用于因中暑由阳转阴的患者,中医理论早有这样的名言:“善补阳者,则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则阳中求阴,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的记载,所以方中生脉饮和参附龙牡汤就是遵循此道理。生脉饮中人参15g、麦门冬15g、五味子10g,人参补肺益气而生津,麦门冬养阴清肺而生津,五味子敛肺止汗而生津,三药合用,则一补、一清、一敛,使气复津回,汗止而阴存。近代生脉饮对休克有保护作用,对心肺冇强心生脉作用以及升压(血压)作用。参附龙牡汤的运用,方中附子温壮真阳,合人参大补元气,姜枣调和营卫,临床对于中暑阴证患者,用之一、二贴,真是效若神斧。1.2.2典型

7、病例邹某某,女,务农,2007年7月上旬,因本月十日内天气炎热,又夜露呈凉,一连一月余,又常吋在自家树荫之下,昼日自觉头晕头懵症状渐加重,吋有畏暑贪凉之象,又未避夜露寒气,诊吋肌体无汗恶寒,身奋拘急,浑身痠疼,胸闷气短,不思饮食,面色不华,大便稍稀,脉洪缓。曾用风油精外用,内服清热解暑类的成药等几日未见明显好转,前来就诊,临床根据中医理论辨证认为是中暑阴证,苏治疗方法当以益气养阴兼固脱的方法治疗,方用生脉饮合参附龙牡汤加减治疗,处方:党参20g、麦门冬15g、五味子10g、葛根15g、附子6g(先煎)、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甘草6g。嘱

8、服2帖。多诊上述症状渐愈,但脘腹不适纳谷不香,拟上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