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琴、扬琴与四川扬琴看琴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从古琴、扬琴与四川扬琴看琴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ID:26944462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30

从古琴、扬琴与四川扬琴看琴文化的交流与发展_第1页
从古琴、扬琴与四川扬琴看琴文化的交流与发展_第2页
从古琴、扬琴与四川扬琴看琴文化的交流与发展_第3页
从古琴、扬琴与四川扬琴看琴文化的交流与发展_第4页
从古琴、扬琴与四川扬琴看琴文化的交流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古琴、扬琴与四川扬琴看琴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古琴、扬琴与四川扬琴看琴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从古琴、扬琴与四川扬琴看琴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乐器既是音乐的物质载体,也是.L.音乐史的标尺和化石。琴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古老拨弦乐器,在中国,相传发明于四千年前的伏羲、神农时代。由于文化的交流和互相影响,琴的制作和使用必然会有阶段性与地域性的不同。本文拟以古琴、扬琴及四川扬琴加以说明。  一、中国古琴:四大雅兴之首  中国古琴原称琴、瑶琴、玉琴、七弦琴等,是一种古老的拨弦乐器,因历史悠久,唐宋以来逐渐被称呼为古琴。  古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概括与代表着古老而和谐的东

2、方思想。有关古琴最早记载见之于《诗经》、《尚书》等典籍。《诗经》开篇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句,反映的就是琴和人民生活的密切联系。  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主要是在士大夫中流行,这与孔子的大力提倡不无关系。秦以后,古琴盛兴于民间。  古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发展为七弦。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形制基本稳定并一直流传到现在。  春秋战国时期,古琴的独奏音乐已经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如伯牙弹琴子期善听的传说。当时有名的琴师有卫国的师涓、晋国的师旷、郑国的师文、鲁国的师襄等;著名的琴

3、曲有《高山》、《流水》、《雉朝飞》、《阳春》、《白雪》等,均已载入史册。  汉魏六朝时期,古琴艺术有了重大发展,除在《相和歌》、《清商乐》中作伴奏乐器外,还以但曲演奏形式出现。汉末的蔡邕父女和魏晋间的嵇康、阮籍,都是当时著名的古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嵇康临死还要弹奏古琴名曲《广陵散》,成为一段令人欷歔的历史传奇。  隋唐时期,西域音乐盛行,琵琶兴起,古琴音乐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压抑。但由于古琴谱的产生,不仅推动了当时古琴音乐的传播,而且还使中国古代音乐进入一个具有音响可循的时期。宋朝的古琴一方面出现怀旧的复古主义

4、倾向,另一方面由于古琴在《相和歌》、《清商乐》演奏中的长期实践,与民间音乐有着深远的联系,再加上琴曲楚汉旧声的历史传统,遂使古琴音乐在复古主义倾向中没有被湮没,而是有起伏地发展着。  在中国历史上,古琴文化与中国文人、中国思想文化的联系十分紧密。古代所谓琴、棋、书、画四大雅兴,是指文人必备的文化修养,以弹奏古琴为首。因为古琴没有肆意的宣泄,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脱的气质。古琴与诗歌密不可分,讲求韵味,虚实相生;讲求弦外之音,创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和国画的审美追求相一致。所以,世界为中国的古琴惊叹。  但遗

5、憾的是,到了明清时期,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古琴音乐却濒于绝灭,这除了因为战乱、社会变迁和古琴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外,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扬琴的进入。  新中国建立后,古琴音乐得到重视和抢救,调查、收集、整理了流失于民间的各种传谱,录制了一批音响,发掘了一批失传的琴曲,培养了一批古琴音乐人才,为古琴音乐的继续整理、研究、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  二、扬琴:被中国化了的舶来品  扬琴是一种琴身呈梯形的乐器,主要由琴身、琴弦和琴键三部分构成。扬琴本为世界性的乐器,传入中国后,不仅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就几乎取代了中国古琴,而

6、且经过改造后,逐渐演变为中国民族器乐中具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虽然它在中国乐器中的历史可谓最短,但因为音色清脆悦耳,悠扬动听,艺术表现力非常丰富,尤为适合演奏欢快、活泼的乐曲,所以便迅速成为中国乐器中的宠儿。  关于中国扬琴的起源,有古代乐器筑、新疆维吾尔族乐器卡龙等诸说,皆称起源于中国本土;但仔细考查,理由都不充分。  对中国扬琴的起源,比较可信的是中国音乐研究所1954年编辑的《中国音乐史参考图片》第二辑的如下记载:洋琴,亦名扬琴,打弦乐器,它在14世纪已在欧洲流行(名Dulcimer),大概是由阿拉伯

7、、波斯一带传过去的。明代(1368年~1644年)自国外传至中国,初流行于广东一带,后在全国流行。《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音乐辞典》等有关扬琴条目的解说,其中述及扬琴的起源,基本说法相似。  据著名扬琴大师郑宝恒教授的研究,至今发现最早的扬琴图文记载,是琉球人喜名盛昭所著《冲绳与中国艺能》一书,其云:1663年中国册封使臣张学礼至琉球,在唱曲表演中使用了扬琴;附录收录的扬琴演奏图片,演奏者穿的是明朝服装,手持琴竹(琴箭)表演。琴面为梯形,面板上有两条琴码及雕刻图案。这说明在17世纪扬琴早已传入

8、我国,或明代就开始流行。  扬琴自传入中国后,使用极为广泛。它大多用在曲艺和地方戏曲的伴奏,如江南丝竹、四川扬琴、湖南丝弦、山东琴书等曲艺及粤剧、潮剧、闽剧、扬剧、吕剧、越剧等地方戏曲的伴奏。随着民间乐器的日益兴起,扬琴在中国也得到了发展。  扬琴传入中国后,最突出的改变当属击弦工具。洋琴的击弦工具为木棰。这种击弦工具因缺乏弹性,且不利于技法的创新,相对削弱了扬琴的艺术表现力。扬琴传入中国后,被改为用竹子制作的琴箭作为新的击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