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926284
大小:6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30
《课堂教学有效性界说偏失的现状、影响及其纠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有效性界说偏失的现状、影响及其纠正 一、现状:以“效率论”、“目的论”界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改革代写论文的浪潮中,许多教师都意识到课堂教学有效性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于是纷纷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追求有效性。但是,在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由于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曲解或误解,往往存在以下误区。 1效率论 “效率”(efflciency)更多的是一个物理学和经济学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大小就是效率,单位时间里做功越大效率就越高;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小,那么效率就低。在经济学里,把投入和产出之比称为
2、效率,投入低,产出高,效率就高;投入高,产出低,效率就低。教学效率是把教学类比于物理学中的电功率、机械效率,认为“课堂教学效率等于有效教学时间与总教学时间的比值”[1]。所谓有效教学时间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有效时间”[2],用公式表达即为: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总教学时间×100%。也有人认为以时间为标准的界定把有效教学时间看成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如用于讲课、输出信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等的时间,强调了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因素,因此主张,“课堂教学效率是实际的教学效果与应有
3、的教学效果之比值”[3]。但问题是,如果效率、效益、效果是判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的话,则教学的有效性就与对教学的判定方式,尤其是与课堂教学量化的程度密切相关。 2目的论 美国学者加里•D•鲍里奇在其所著的《有效教学方法》中,指出了有效教学中存在的五种关键行为。这五种行为是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和确保学生成功率[4]。“清晰授课”指的是教师要清晰地向全班学生呈现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是指教师能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课时内容;“任务导向”是指教师能以多少课堂时间用于教授教
4、学任务所规定的学术性知识;“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是指教师致力于增加学生学习学术性科目的时间,它与教师的任务导向和内容覆盖面相关;“确保学生成功率”指的是要让绝大多数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 加里•D•鲍里奇提出的这五种行为只是有效教学的骨骼,确保学生成功率就是教学的目的。但“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等行为都是需要量化的。 二、影响:教学伦理性与教学双边性的可能缺失 上述两种思路围绕着“效率”和“目的”较好地提出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思路,试图解决的是在课堂教
5、学中如何追逐教学效率以及如何通过“有效教师”的实践来达成目标的。这些问题涉及到的是人们的“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最早是由韦伯提出的,霍克海默(HorkhEimer,M)在其《启蒙的辩证法》以及《工具理性批判》两本书中对工具理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工具理性是指反映在计算、测量、组织、预算等技术行为中的认识能力,其目的在于追求行为的“效率”和功利的“最大化”。对此,霍克海默认为,工具理性是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概念的蜕化,不是将“人性解放”而是将“技术控制”作为自己的目的。韦伯也认为,工具理性在现代社会的泛滥漠视
6、了人的情感与精神价值,扼杀了人的创造性。工具理性的发展是与人性的丧失过程相伴相随的,它导致了人的异化。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说,“工具理性是教学中介性以及有效教学的基础”[5]。所谓教学中介性就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和传递。如果教师不经常借助于工具理性对教学中介进行质疑和反思,就不可能实现有效教学。追求教学的高效率,克服教学过程中的“少”、“慢”、“差”、“费”现象,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教学理想,但只能将其看作“一种”可能的选择而不是“唯一”的选择。以工具理性为基础的对这两种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可能会带来教学伦理性与教学双边
7、性的缺失。 1教学伦理性的缺失 教学的伦理性是指,“不管是教学的意向,还是师生双边互动的形式或教学的具体内容,都必须符合一定的文化体系中的伦理规范的要求,采取一种学生在道德上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5]。 教学的伦理性是以“实践理性”为基础的。实践理性是康德在研究伦理问题时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实践理性从绝对的总体出发,经过概念(善恶的概念),再到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寻求“道德”的最终根据。康德说:“我们终究被赋予了理性,作为实践能力,亦即作为一种能够给予意志以影响力的能力,所以它的真正使命,并不是去产生它意图的工具,而是去
8、产生在其自身就是善良的意志。”[6]而所谓的“善良意志”“并不因为它促成的事物而善,并不因为它期望的事物而善,也并不因为它善于达到预定的目的而善,而仅是由于意愿而善,它是自在的善”[6]。教学伦理的标准是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善良意志”,即“人是目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