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ID:26897613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_第1页
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_第2页
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_第3页
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_第4页
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摘要]本文运用变异系数、加权离差系数和GIS空间技术,分析2000―2014年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时空变化,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先持续下跌后波动增长,粮食产量波动趋于稳定,主产省粮食产量增长显著。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粮食单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税减免政策对粮食产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人均GDP对粮食产量则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中国4/vie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时空变化;驱动因素;固定效应模型  一、引言  粮食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具有经济

2、和政治双重属性。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都将保障粮食安全摆在重要战略地位。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意见》,发展长江经济带与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一起成为国家推动区域发展的三大战略。长江经济带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1%,辐射中国45%的GDP地区,拥有良好的经济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进入21世纪以来,长江经济带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200万hm2上下,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比重维持在38%―40

3、%之间;粮食产量稳定在2亿吨左右,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维持在37%―45%之间,在中国粮食生产格局中举足轻重,对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深入分析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提升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能力,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围绕粮食产量驱动因素,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方法�M行了探究。有学者认为,粮食产量受到劳动力、耕地、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农膜等要素投入的影响,增加要素投入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①。也有学者认为,农业政策是粮食生产重要的政治环境,政府出台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可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

4、而增加粮食产量②。还有学者从粮食受灾率、有效灌溉率、粮食价格等方面探讨了粮食产量驱动因素①。以上研究为本文进一步分析粮食产量变动及驱动因素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已有研究大多以我国整体或某个省市为研究对象,而专门针对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及驱动因素的研究极少。本文将运用变异系数、加权离差系数和GIS空间技术,对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准确把握其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驱动因素。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1.变异系数  这是衡量地区某要素相对差异的指标,变异系数越大,表明该要素在该地区的差异越大,反之,则差异

5、越小。本文运用变异系数测算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波动的总体差异,计算公式如下②:  2.加权离差系数  这是测度地区间某要素差异变化的指标,加权离差系数越大,表明该要素在地区间的差异越大;反之,则差异越小。本文运用加权离差系数测算长江经济带各地区间粮食产量差异水平,计算公式如下③:  (二)数据来源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时间从2000年至2014年,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农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相关省(市)统计年鉴,采用的空间数据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心提供的1∶300万矢量数据。  三、长江经济带粮食产

6、量时空演变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时序演变  如下页图1所示,2000―2014年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大致经历先持续下跌、后波动上涨两个阶段,粮食产量由2.08亿吨上升到2.30亿吨,累计上升0.22亿吨。其中,第一阶段为2000―2003年,受农业结构调整以及粮食收益相对低下等影响,粮食产量持续下降,由2000年的2.08亿吨下降至2003年的1.83亿吨,累计下降0.25亿吨,下降12.02%;第二阶段为2004―2014年,受国家农业税减免政策以及农业补贴政策等影响,粮食产量波动上升,2007年开始持续上升,累计上升0.47亿吨,上升25.68%。同时,2000

7、―2014年间,虽然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整体上升,但对全国粮食产量的贡献率整体却呈现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45%下降至2014年的38%,累计下降7个百分点。  (二)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波动时序演变  首先,运用变异系数对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波动状况进行定量测算。如图2所示,2000―2014年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变异系数经历先大幅波动、后保持稳定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2000―2006年,变异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最小为0.52,最大为0.57,表明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差异较大;第二阶段为2007―2014年,变异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