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894706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未成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最低年龄界限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未成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最低年龄界限研究摘要民事行为能力制度作为民法的基本制度,在调整民事行为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未成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最低年龄界限的确定是否与国情相适应,关系到未成年人的有效保护和交易秩序的稳定。本文旨在结合我国现实和外国立法,探究下调最低年龄界限是否必要。中国2/vie 关键词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界限 作者简介:高金顺,郑州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j.ki.1009-0592.2017.04.412 我国民法典编纂以来,有关民事行为能力与现今社
2、会是否存在矛盾一直存在争议。即使《民法总则》把未成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最低年龄界限下调到八周岁,但相关争议仍未停止。在此背景下,笔者基于我国司法实践,结合民事行为能力制度价值和外国立法,全面论证最低年龄界限下调的必然性及其完善建议。 一、未成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最低年龄界限的争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发展使公民间的法律关系日益复杂,《民法通则》制定时未预料到的社会矛盾逐渐显露。未成年人较30年前的同龄人差异显著,这也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就是否下调未成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最低年龄界限问题展开论证。赞同派以王利明和魏振瀛为代表,王利明认为,
3、七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不满七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魏振瀛主张,已经入学的未成年人已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仍将其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待与实际不相符,认为,以规定不满七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为宜。反对派代表人物为梁慧星,他认为,七八岁的儿童从事经营性事务,于其身心发育显然有害,如赋予其限制民事行为能力,难免有助长这种不正常现象之虞,主张《民法通则》有关规定仍符合社会的发展,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最低
4、年龄界限降低没有必然的理由。笔者认为,《民法通则》实施至今已有三十个年头,现今的社会环境与立法之初的社会实际情况大不相同,基于与日俱变的社会环境,面对日益不符合国情的法律文本所带来的社会矛盾,下调未成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最低年龄界限具有必要性。 二、扩大未成年民事行为能力范围的立法实践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以取得和行使民事权利、设定和履行民事义务的能力或资格。其以意思能力为基础,所谓意思能力,是指自然人可以认识自己的行为及判断自己行为后果的能力。未成年因缺乏相应意思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受到法律的诸多限制
5、。但是为保护未成年在民事活动中的合法利益,相关法律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未成年民事行�槟芰Γ�具体如下: 第一,据《民通意见》第6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据我国《合同法》第47条第1款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赠与合同是双方民事行为,必须经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民事行为方可成立,而法律直接规定以赠与为代
6、表的纯获利益的行为未成年人无需做出符合年龄、智力的意思表示,无疑扩大了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范围。第二,据《民法通则》第11条第2款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见,法律根据未成年人成长状况赋予部分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实际是在扩大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范围。第三,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2条第2款规定,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可见,一定程度上法律赋予有财产的未成年人一定的民事责任,但未成年人在其财产基础上所为的民
7、事行为只因不符行为能力而一律无效这似乎与逻辑不符,因此,客观上本条也为扩大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范围提供了法律依据。第四,据我国《著作权法》第9条规定,著作权人包括作者,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据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6条规定,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可见,即便是幼儿园儿童创作的作品也可享有著作权,而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著作权不被侵害,相应地扩大其民事行为能力范围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支撑。第五,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4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在作出与未成年人
8、权益有关的决定时告知其本人,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可见,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法律一定程度肯定了未成年人的意思能力,这也为维护未成年人民事活动中的利益而扩大民事行为能力提供了可能。 三、下调未成年限制民事行为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