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887273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9
《论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要靠人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自己的职责。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教师教育观念要更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语文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也必须面向新世纪,跟上时代的步伐,着力于对教育对象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创造力,不墨守陈规,还要能够树立新的学生观,把全体学生都看成学习的主人,创设师生平等、生
2、生平等的教学氛围。要在教学过程中随时点拨学生,发现、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应该让学生明白“人人都是创造之人”。要尊重学生个性,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学生超越教师,采用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的教学艺术。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以先知先觉的权威出现在学生面前的。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结论趋同,答案唯一,更是严重地束缚着师生的情感和思维,学生往往只是配合教师完成预定教学方案的工具和被填充“标准答案”的容器,何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要施行语文创新教育,培
3、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的教学作风必须民主,课堂氛围要相对宽松自由,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即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让学生有自己读书、自己寻找答案的机会和时间。国内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两个过程中实现的,即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是应用知识的过程。而要在这两个过程中创新,必须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此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定位成一种服务关系,即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的“主导”为学生的“主体”服务,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表现为对学
4、生的理解、尊重、热爱,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自己的服务对象学得开心,学得舒心,学得有意义。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成功的前提是学生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实践证明,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创设问题情境,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一探究一深思一发现一解决问题”的过程
5、。教师设疑,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迗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四、鼓励学生挑战思维定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表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就是不满足于一般的现成结论,能从不同方面多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获得独创性的语文成果。有人说,爱因斯坦的伟大在于他不为任何人的意志所支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因斯坦的这种精神。首先,教师要破除学生对教材的过分依赖和迷信。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书本和教材。一是
6、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教材,要注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教材“挑刺”,以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和批判精神。二是要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书本和教材。时代是发展的,知识运用的环境也在不断改变,今天正确的结论,明天不一定正确。人类的认知在发展,任何一个正确结论都是相对的。其次,要破除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和迷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应有一定的权威,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现在有些教师在知识问题上动不动就说“照我说的去做没错”,这就有问题了。按照教师说的去做没错,但是不是说只能按教师说的办,而不能越雷池半步?是不是说别的办法就一定行不通,再没有其他方法了
7、?“教是为了不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都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学生的脑袋绝不是教师脑袋的复制品,他们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精神。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善于怀疑,培养他们同中见异、平中见奇、一般中见特殊的能力,鼓励他们敢于怀疑经典与权威,以全方位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问题。总而言之,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一种趋势,教师在有意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自己,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21世纪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