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886189
大小:5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9
《控制国企内部控制:主体选择与制度安排(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控制国企内部控制:主体选择与制度安排(1)内容提要: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主流思路实质上是一种“外部人”模式,它忽视了职工在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方面的比较上风。本文以为,与“外部人”相比较,职工更有积极性和信息上风往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为了充分发挥职工在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上的作用,应在国有企业实行职工持股这一制度安排。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职工;职工持股 一、若干概念的界定根据青木昌彦(1994)对内部人控制的论述,国内理论界大多数学者把“内部人”界定为经理职员和职工,以为内部人控
2、制是经理职员与职工合谋的一种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机会主义行为。他们的论据之一是,经理职员获得企业的控制权要得到职工的默许或公然支持,因此,经理职员必须得“讨好”职工,“屈从”于职工的压力,必须与职工合谋。证据之二是,经理职员会迎合职工追求人均收进最大化的偏好,在分配企业净收进时会向职工倾斜,出现“工资腐蚀利润” 控制国企内部控制:主体选择与制度安排(1)内容提要: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主流思路实质上是一种“外部人”模式,它忽视了职工在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方面的比较上风。本文以为,与“外部人”相比较,职
3、工更有积极性和信息上风往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为了充分发挥职工在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上的作用,应在国有企业实行职工持股这一制度安排。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职工;职工持股 一、若干概念的界定根据青木昌彦(1994)对内部人控制的论述,国内理论界大多数学者把“内部人”界定为经理职员和职工,以为内部人控制是经理职员与职工合谋的一种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机会主义行为。他们的论据之一是,经理职员获得企业的控制权要得到职工的默许或公然支持,因此,经理职员必须得“讨好”职工,“屈从”于职工的压力,必须与职
4、工合谋。证据之二是,经理职员会迎合职工追求人均收进最大化的偏好,在分配企业净收进时会向职工倾斜,出现“工资腐蚀利润” 控制国企内部控制:主体选择与制度安排(1)内容提要: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主流思路实质上是一种“外部人”模式,它忽视了职工在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方面的比较上风。本文以为,与“外部人”相比较,职工更有积极性和信息上风往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为了充分发挥职工在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上的作用,应在国有企业实行职工持股这一制度安排。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职工;职工持股 一、若干
5、概念的界定根据青木昌彦(1994)对内部人控制的论述,国内理论界大多数学者把“内部人”界定为经理职员和职工,以为内部人控制是经理职员与职工合谋的一种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机会主义行为。他们的论据之一是,经理职员获得企业的控制权要得到职工的默许或公然支持,因此,经理职员必须得“讨好”职工,“屈从”于职工的压力,必须与职工合谋。证据之二是,经理职员会迎合职工追求人均收进最大化的偏好,在分配企业净收进时会向职工倾斜,出现“工资腐蚀利润”的现象,从而导致出资人权益受损。前一证据是理论上的逻辑推论,后一证据则是实证性的
6、。对于这一观点我们以为很值得商榷。首先,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经理职员对企业控制权的取得并不取决于职工,而是取决于他与政府主管部分一对一谈判后的政府授权,职代会这种走形式的工具也很难左右经理职员控制权的有无或大小;其次,已有的研究成果(姚先国、盛乐,2000)表明:一方面是职工在收进分配方面的作用大小与其收进的变动之间不相关,另一方面是职工收进的变化与企业效益的变化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增长的收进中一部分类似于“效率工资”,另一部分是作为所有者的政府为换取社会稳定而支付给职工的“公平工资”。至于国有企业资本收
7、益率的持续下降并非导致于职工的工资增长,而是来源于国有企业这种特定的产权制度和失败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作为其必然结果的经理职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杨瑞龙,1999)。因此,我们以为,我国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内部人”不能包括扩大职工,而应特指经理职员。由此,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意指,国有企业的经理职员未经股东授权或不通过拥有企业股权而把握着国有企业相当一部分剩余索取权,并使他们的利益在企业决策中得到比较充分体现的现象。 同时,本文也把职工与经理职员严格地区别开来。换言之,本文中的职工不包括经理职员,特指国有企业内
8、一般的生产者。这一界定并非是为了分析的方便,而是基于我们对经理职员持股的熟悉。我们以为,对经理职员的激励约束应选择股票期权而不是让其持股,这是由于经理职员直接持股会碰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题目:一是财富约束。经理职员可能缺乏足够的财富来购买企业一定数目的股票,而购买的股票数目假如过少,那么又无法对经理职员产生足够的激励,经理职员显然不会仅仅由于他持有的几百股股票而为进步企业股票的市值努力工作。由于他们如此行事的外部性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