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868101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浅谈如何夯实社会管理的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夯实社会管理的基础0xzlunso9]>/*StyleDefinitions*/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5.4pt0cm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ily:"TimesNean";mso-fareast-font-
2、family:"TimesNean";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信访和群体性事件数量仍在高位运行,公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亟待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相对滞后,信息网络建设管理任务异常艰巨。如何直面社会管理存在的难点问题,全面深化思想认识,推动实践创新,走出一条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同期同步,与经济发展互促互进的新路子,已成为亟待破解的重大
3、课题。要把社会管理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加快推进价值观念创新,着力夯实社会管理的思想基础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而人思想意识深处的价值观念,从根本上支配人的行为,最终决定社会管理的成效。推进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夯实思想基础是第一位的,关键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 政府实施社会管理,要把群众利益至上作为根本导向。切实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一定要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城市开发建设、新农村建设等规划控
4、制管理,确定惠民政策的倾斜方向、有限财力的投放重点等,都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和满足公众意愿。更为重要的是打破官本位思想束缚,在制定政策、实施决策过程中,切实做到由替民做主向让民做主转变。 社会组织协助社会管理,要把提供服务作为价值取向。注意吸收社会力量参与,有助于实现政府对社会的管理由划桨向掌舵的转变。群众性组织要把着力点放在提供支持扶助上,而不是简单管理约束;经济性组织要把出发点放在全面管理服务上,而不是片面追求营利。在此基础上,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有效反映和协调各种利益诉求,通过沟通协商等办法进行社会管理,使社会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最大化。 公众参
5、与社会管理,要把主体意识作为核心观念。社会管理服务于公众,也离不开公众的支持。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既要共享发展成果,更要共担发展责任,尽快从被管理者角色中走出来,真正以主体主人身份参与现代社会管理创新,在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潮之中,当好主人翁,发挥主体作用。尤其是要突出文明素养在社会管理中的内在主导功能,全力塑造城市文明,使现代文明意识、公共道德意识深植广大群众脑海,转化为全体人民的主体意识和自觉行为。 二、加快推进资源配置创新,着力夯实社会管理的物质基础 公共利益作为和谐社会管理的核心价值或主导价值是人类社会管理发展的结果,体现了历史的必然。现代社会需求正呈现
6、出多样化、差异性的阶段特征,各级党委政府既要加快做大蛋糕,又要公平分好蛋糕。在这其中,重点要做到三个优化配置: 推进公共政策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公共政策调节社会利益,促进社会公平的杠杆作用和基本导向。制定原则要立足于公益性、公平性,最大限度地保障绝大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覆盖范围要兼顾到体制内与体制外、城市与农村、中高收入与低收入等各类群体,最大限度地缩小弥合城乡差距、贫富差异,使公平正义在公共政策中得到完全体现。 推进公共财政的优化配置。政府必须用于最急需的地方,用在四两拨千斤的刀刃上。财政支出要优先向偏远地区、薄弱环节、弱势群体倾斜,优先支持教育、科技、卫生发展,优先
7、建设公益基础设施,给予重点保障,让公共财政的效益最大化。特别是改善保障民生、发展社会事业的投入,既要有总量的增加,又要有增速的提升,确保群众得到的实惠一年比一年多,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温暖每一个人。 推进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重点从群众最急需的方面抓起、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突出抓好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均衡发展,人才、设备、基础等配置尽可能做到均等化,重点解决好城乡群众上学难、看病贵和待遇不公正问题,促进农村子女就学加快向城镇集中,医疗资源加快向农村倾斜,文化服务加快向全民覆盖。突出抓好社会保障城乡覆盖,政策、投入统筹安排,努力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