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战略创新与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战略创新与新的经济增长点ok3S,MARCH2008》统计,以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指数为100,与美国相比,日本包括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内的全产业劳动生产率1980年—1995年的平均数为48,1995年—2005年提高到58;日本农林水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在前一时期是10,后一时期降为9;制造业的生产率指数从前一时期的54降为后一时期的53;日本服务业中除汽车销售、信息服务、娱乐业和废弃物处理4行业,其他17个服务领域的劳动生产率均得到改善,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1]。下面将具体分析日本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竞争力状况。(一)农业。二战后,人均耕地面积狭小的日本农
2、业在培育推广新品种、发展化肥工业以及大规模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基础上,借助于农业合作机制组织生产,精耕细作,发展成为较为发达的现代农业。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曾因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产生了一系列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提出发展“环保型农业”的目标。作为世界上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日本农业已形成某些特定的竞争优势。比如,培养出许多名特农产品,在农作物育种、栽培和储藏等方面有很多优秀技术成果,对农产品绿色标准的控制也很成功。近年来,日本农业竞争力的提高面临诸多挑战。(1)耕地总面积逐年减少。1961年耕地面积6.09百万公顷,20
3、10年减少到4.59百万公顷。(2)以兼业农户为主,农业人口老龄化严重。2010年农业劳动人口中65岁以上的占61.6%[2]。(3)农业劳动力成本高。日本农村一个普通临时工每小时的最低工资至少有1000日元。(4)农业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长时间以来,日本除大米能够自给外,国内农产品的需求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而且农产品价格非常高,消费者负担重。2009年日本农产品自给率仅为39%,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3]。日本政府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一直对农业实行保护和补贴政策。在政府的高度保护下,日本农户收入稳步提高,但农业竞争力并未因此提升。因此,日本政府在土地
4、精耕细作基础上加大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并加快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以期利用绿色ICT等新技术生产高附加值、节能环保的绿色食品。(二)制造业。制造业是日本全部产业中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领域,在其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日本制造业约占其GDP的20%,就业的20%,研发费的90%,贸易输出额的90%[4]。从1998年—2008年间,尽管日本制造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制造业中最具比较优势的电气机械、运输机械和信息通信机械制造行业的实际GDP额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三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分别是9.9%、3.8%和29.6%[5]。日本制造业充分利用高技术
5、实现了产品的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使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高于其他产业。从2000年—2007年,日本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4.55%,服务业年均增长1.38%,全产业年均增长2.18%[6]。而且,近年来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仍然是汽车等被升级改造过的传统制造业。2003年—2007年,日本名义GDP增长了13兆日元,其中汽车相关产业贡献了6兆日元[7]。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制造业大规模向海外转移,日本国内逐渐出现产业空洞化。2011年日本出现了自196[1][2]下一页ok3S,MARCH2008》统计,以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指数为10
6、0,日本服务业中除汽车销售业、信息服务业、娱乐业和废弃物处理业,其他服务领域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在1995年—2005年比1980年—1995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劳动生产率提高较明显的有11个行业:电力、煤气、自来水、批发、运输、通信、金融、保险、租赁、法务、技术、广告、面向企业的服务业,以及公务和教育;还有6个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有限,具体是研发、零售、不动产、餐饮、旅馆、医疗福利及其他服务业[8]。日本服务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靠信息化推动的。目前,在人口老龄化和日元持续升值的背景下,日本经济正从引以为傲的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从典
7、型的内需型行业向海外转移。二、战略创新与日本产业竞争力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产业的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在高新技术领域有美国的竞争,在传统制造领域有亚洲新兴经济体的追赶,为确保日本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日本政府加快了科技及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与更新,称之为“战略创新”。(一)科技创新立国战略。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政府提出“贸易立国”战略,80年代初提出“技术立国”战略,1995年升级为“科学技术创新立国”战略。“科技创新立国”战略是在同年颁布的《科学技术基本法》基础上确立的,此后于1996年、2001年、2006年、201
8、1年相继制定了4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