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针灸甲乙经》禁针穴的形态学依据

剖析《针灸甲乙经》禁针穴的形态学依据

ID:26861220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剖析《针灸甲乙经》禁针穴的形态学依据  _第1页
剖析《针灸甲乙经》禁针穴的形态学依据  _第2页
剖析《针灸甲乙经》禁针穴的形态学依据  _第3页
剖析《针灸甲乙经》禁针穴的形态学依据  _第4页
剖析《针灸甲乙经》禁针穴的形态学依据  _第5页
资源描述:

《剖析《针灸甲乙经》禁针穴的形态学依据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剖析《针灸甲乙经》禁针穴的形态学依据【关键词】《针灸甲乙经》禁针穴形态学  在现存医籍中,《针灸甲乙经》最早记载了禁针穴,禁针穴的提出是有形态学依据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针灸甲乙经》记载的绝大多数禁针穴,其周围有重要脏器、血管、神经,若针刺损伤它们会致意外事故的发生。由于禁针穴与局部解剖结构关系密切,故针灸工作者只要熟悉禁针穴局部解剖结构,正确掌握针刺深度、方向和角度,绝大多数禁针穴是可针刺的。  1禁针穴的提出和分类  禁针穴始见于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黄帝问曰:愿闻刺要,歧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

2、浅深,......鸠尾禁不可刺”〔1〕。就明确提出禁针穴和禁针部位。《针灸甲乙经》(以下简称《甲乙经》)共提出13个禁针穴,它们是绝对禁针的神庭、乳中、脐中、伏兔、三阳络、承筋、鸠尾等7个穴位;禁深刺的上关、云门和人迎等3个穴位;针刺不可多出血的然谷、复溜、颅息等3个穴位以及针刺不可久留的左角。左角是左额角、属禁针部位,不是禁针穴。从13个禁针穴看,头部2个,面部1个,颈部1个,胸部2个,腹部2个,上肢1个,下肢4个。从归经上看,阴经穴5个(包括任脉2个),阳经穴8个(包括督脉穴1个)。这对后世禁针穴的发展

3、奠定了基础。  2绝对禁针腧穴的形态学依据  2.1神庭《甲乙经》曰:“神庭,在发际直鼻,.....。禁不可刺,令人癫疾目失精”。神庭穴深面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额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分布有滑车上神经和额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因头部皮肤厚而致密,故进针时要稍用力。由于皮下组织内血管丰富,出针时,应以棉球按压数秒,以防出血。此穴应平刺或斜刺,直刺易伤骨膜,产生剧痛。临床针刺神庭穴可治抑郁症〔2〕。  2.2乳中《甲乙经》曰:“乳中,禁不可刺灸。......疮中有息肉若蚀疮者死。”该穴位于乳头中央

4、,故不针不灸,只作为取穴的体表标志。一是乳中穴有丰富的胸内、外侧神经分布,感觉灵敏,痛阈低,针刺会产生剧痛;二是乳中穴区为输乳管的开口处,局部皮肤皱褶多,不易消毒,针后易引起皮下组织感染而形成痈肿。乳中穴虽不针不灸,但临床可用按摩等法治病,如按摩乳中穴减少产后出血〔3〕。  2.3脐中又名神阙。《甲乙经》曰:“脐中,禁不可刺,刺之令人脐中恶疡遗,矢出者,死不治。”该穴位于脐环处,穴下是皮肤、皮下组织、壁腹膜,腹腔内对应器官为小肠。由于该穴位置较深,加之皮肤皱褶多,不易消毒,针刺易引起感染。若针刺过深,极易损

5、伤小肠致肠穿孔,故临床禁针。但也有文献记载可针刺,如《现代针灸资料选集》针刺神阙穴治儿童夜尿症。笔者认为,为安全起见,最好采用灸法、拔罐等法治病。如可采用地氯雷他定联合神阙穴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4〕。  2.4伏兔《甲乙经》曰:“伏兔,在膝上六寸,.....刺入五分,禁不可灸刺。”此穴深面为皮肤、皮下组织、股直肌和股外侧肌,该穴深面肌肉丰厚,可针刺。当针刺有酸胀感时,不可强刺激,以免损伤肌肉。由于针刺该穴时,针在旋股外侧血管,股神经肌支内侧通过,针刺时不能偏向外侧,而应直刺,临床可针刺伏兔穴治疗膝关节炎〔5

6、〕。  2.5三阳络《甲乙经》曰:“三阳络,在臂上大交脉,支沟上1寸。.....不可刺。”该穴下面浅层有前臂后皮神经、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的属支。深层有骨间后动、静脉、骨间后神经。因此此穴禁深刺,以免损伤上述血管、神经。临床可用三阳络穴位药线植入治疗偏头痛〔6〕。  2.6承筋《甲乙经》曰:“承筋,.....足太阳脉气所发。禁不可刺。”该穴深层有胫后动、静脉、腓动、静脉和胫神经,因此忌重刺,防胫神经损伤。忌提插刺激过大,伤胫后动、静脉而引起血肿,临床可治小腿痛等。  2.7鸠尾《甲乙经》曰:“鸠尾,.....一

7、名尾翳,任脉之别。不可灸刺。”此穴深面腹腔内对应器官是肝、膈、心脏与心包。临床禁向上斜刺,尤其是左上方斜刺,以免损伤右心室壁。由于本穴正对肝左叶,偏左上方有心脏,直刺也有一定危险性。了解鸠尾穴的形态结构,针尖微下呈45°角,先使患者双手上举,然后进针,向下斜刺0.5~1寸,则不会发生意外,可治疗癫痫、呕吐等。如针刺鸠尾治疗顽固性呃逆症〔7〕等。  3禁深刺腧穴的形态学依据  3.1上关《甲乙经》曰:“上关,一名客主人,.....。刺太深,令人耳无闻。”穴下浅层有耳颞神经、面神经颧支和颞浅动、静脉、深层有颞深

8、神经的分支。因此忌粗针重刺,以防血管、神经损伤。临床可治头痛、耳鸣等。  3.2云门:《甲乙经》曰:“云门,在巨骨下,.....。刺太深令人逆息。”本穴内侧为肋骨,胸膜和肺,如果向内斜刺过深则针尖会穿过肋间隙而损伤肺,引起气胸。此穴一般以向外斜刺最安全,直刺时不可用粗针,且刺太深,否则有可能损伤穴下的胸肩峰血管和胸内、外侧神经。针刺云门可治疗肩痛臂不举等。  3.3人迎《甲乙经》曰:“人迎,一名天五会,在颈大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