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851391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现阶段中国面临着更加严重突出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亟待解决,生态保护红线频临底线,经济发展模式亟待改变,环保核查形势依然严峻。加速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惠普的民生福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应强化绿色发展去产能,全面推进污染治理行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严格实施环保执法和督查问责。中国2/vie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危机生态保护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生态山东建设的法规体系研究”(2016RKB01129)
2、、山东省法学会课题“我国低碳发展立法研究”[SLS(2016)D2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虹俐,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j.ki.1009-0592.2017.04.353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峻,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出现许多新问题,环境保护问题也尤为突出,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已濒临极限。现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变得更加刻不容缓,找寻到一条符合中国当前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也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重新诠释了生态文明建设
3、的新思想,用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加速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气污染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蓝天保卫战是我们始终要打好的一场持久战。从历史的数据来看,大气污染的治理一直都是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重点之一,两会上更是强调,2017年我国的环保政策重点将集中在雾霾治理上。自北京APEC蓝之后,国家与人民对大气污染的关注持续不断,雾霾治理和大气
4、污染治理的形势也非常严峻。每到寒冬与初春季节,人民群众便更真切的感受到空气污染给大家造成的生活困扰与伤害。与前年相比,去年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虽然已经分别下降3%,重点区域细颗粒物(PM2.5)浓度也明显下降,但是随着机动车人均持有数量的不断增加、车辆尾气排放治理不当以及燃煤污染等问题的存在,空气污染现象依旧不容乐观,与预期的理想标准相差甚远,同时由环境污染引起的各类疾病也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健康。 (二)生态保护红线濒临底线 鉴于先前我国经济社会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环境资源与能源的无序开发和过度利用,使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变得十分突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红线
5、,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不断退化,生物多样性的逐年递减,外来物种的入侵和转基因生物的出现都给生态环境增长了许多不安全因素;环境恶化的趋势也在不断地加剧,全国水土流失面�e逐年增加,土地沙化的现象也持续增长,生态系统的功能严重退化,环境资源的后续保障能力严重不足;在生态环境如此脆弱的状况下,根据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要求,我们划定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基准线,就如我国的黄河、长江、淮河的开发利用率超过60%,海河超过90%,更有一些河流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已经严重超过了国际生态警戒线,流域生态功能严重失调,直逼生态环境保护底线;人口问题日益严峻,人口基数大,老龄化也愈来
6、愈加剧,与各类资源环境大不相符,环境突发性事件频发。生态红线如人口红线、耕地红线、土地资源红线、水资源红线等摇摇欲坠,生态安全受到巨大威胁,严重阻碍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经济发展模式亟待改变 我国长期以来都主要依靠高消耗、高投入的方式来实现经济的飞速增长,资源利用率较发达国家相比远远低于国际资源利用率水平,20多年来,中国虽然创造了“奇迹式”的经济增长,但是粗犷的资源利用方式使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缓慢爬坡、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过去的工业生产中,由于设备陈旧,科技创新能力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工业生产技术受到重重限制,未能有
7、较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再加之大部分工厂生产技术比较落后,机械设备未能及时更新,导致资源能源的利用率低,工业废物排放量大,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地污染;在农业生产中,不仅未能建立高效、稳定、低耗的生态农业系统,而且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滥用化肥农药等现象导致的土壤质量下降,土地生物种类减少,给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恶性循环。 (四)环保核察形势依然严峻 虽在过去近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国一直在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大做文章,但是鉴于环境立法不健全,部门之间分割不够明确,再加上管理混乱等因素,依然存在偷排污染气体、有害化学工业废液等现象。我国于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