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841484
大小:512.00 KB
页数:62页
时间:2018-11-29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完美资料编辑古代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西周:(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目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权利:在诸侯国的世袭统治权义务: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统治秩序局限:诸侯有诸多大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后来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情形,周天子权威受到削弱。 (2)宗法制:含义: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周王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也是其最大特
2、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作用: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与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2、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③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影响1.“始皇帝”的来历秦始皇规定最高封建统治者为“皇帝”,诸多规定形成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体现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本质特征。2.秦朝确立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历史影响(1)措施:中央:①实行皇帝制度;A
3、、皇权独尊——显示了皇权的不可僭越(如“朕”“制”“诏”“玉玺”等)B、皇位世袭——显示了皇权的不可转移C、皇权至上(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②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有左右两员);太尉(管理军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地方:郡县制形成和演变:①春秋战国时期出现;②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构成:郡—县(少数民族地区的“道”)—乡、里及亭(治安、公文传递)特点:①中央垂直管理;②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影响:①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②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巩固统一的其它措施: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在岭南和西南夷地区设置
4、机构或任命官吏②修建直道(九原到甘泉)、驰道③统一货币、度量衡,并以小篆成为全国通行的文字。④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2)影响:①对秦朝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②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考点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朝(1)“汉承秦制”(2)中央实行中外朝制:汉武帝时,频繁更换丞相,使相权受到打击;从身份低微
5、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建立“中朝”(决策机构)与“外朝”(执行机构,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相对应。专业整理分享WORD完美资料编辑(3)、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郡县制和封国制并存,封国制对中央集权形成威胁。西汉中期出现“七国之乱”,汉景帝平定战乱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基本解决诸侯国问题;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员(包括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后期成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逐渐演变为州郡县三级。(4)、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标准是孝廉。察举制为西汉的强盛提供了人才条件。2.唐:三省六部制(1)三省:中书省掌决策(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审议),尚书省(执行
6、)(2)六部:(尚书省下设)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户籍、土地和赋税)、礼部(礼仪、科举)、兵部(军政)、刑部(刑狱)、工部(国家工程建设)。(3)特点:三省互相牵制,互相监督(4)意义:三省的长官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之间分工明确,互为补充,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了办事效率,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被历代王朝所沿用,表明君主专制加强。3.宋朝分割相权措施(1)设置中书门下,其长官简称“同平章事”,植物相当于宰相。(2)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分散宰相行政权。(3)设枢密院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设三司以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4)地方收权:军事上,收地方
7、将领的兵权,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并设通判监督;财政上,设转运使把地方的赋税运到中央。(5)根本目的:稳定北宋政权。(6)指导思想:重文轻武、守内虚外。(7)影响:分割相权,加强了君主专制;收地方权力,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经济基础,结束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导致“积贫”“积弱”的局面。历代帝王调整相权,除了防范宰相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