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824579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李平心社会运行规律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李平心社会运行规律探讨摘要:李平心在《现代社会学理论大纲》一书中将探索社会运行规律作为社会学研究重要任务,其目的就在于使社会学在探求规律的过程中成为科学。李平心的努力,不仅有助于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体系,而且从学理层面上有力地推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发展。中国2/vie 关键词:李平心;社会运行;规律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ki.16723198.2017.06.073 李平心将探索社会变迁与运行的规律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任务,充分地表现了建设科
2、学的社会学的愿望。科学的重要任务就在于探求规律,是否重视规律的研究,也就成为一门学问是否能够成为科学的必备条件。在李平心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中,特别注重社会运行规律的探讨。关于社会运行的规律,以孔德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和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都承认社会运行有其规律,都以社会运行的规律作为其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两者在探求规律问题上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是以孔德为代表的社会学将资本主义社会永恒化和模式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则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只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人类社会必然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二是以孔德为代表的
3、社会学在研究社会运行规律时具有将社会的静态研究与社会动态研究相分离的倾向,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揭示社会运行规律时则注重将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结合起来。李平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不仅确认规律的研究在社会学成为科学中的重要性,而且认为社会的运行是有其一定规律的:“我们从各个时代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生活形态中找出了个别的统一法则来。”在李平心看来,不同的社会形态虽然具有不同的表现和特点,但各个时代依然存在“统一法则”和“齐一的生活样式”,故而,寻求社会的法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李平心这里所说的“统一法则”、“齐
4、一的生活样式”,即是社会运行的规律。李平心总结的社会运行的规律,主要有三个方面。 1社会制度和生活形态都是反映那种自足的经济生活的 在李平心看来,依据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社会制度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而社会的上层建筑又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李平心认为,从社会进化的形态可以看出,在任何形态的社会中,社会制度和生活形态都是对当时经济的反映,这是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显示出的一种“齐一的生活样式”。在这里,李平心的阐述实际上是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重要运用。 对于“经济基础
5、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亦有所阐述。李达在其社会学著作《社会学大纲》中说:“这类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一个时代的经济发展的阶段,就形成了社会的基础。其他国家机关、法律见解、艺术及宗教表象等,都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上层建筑。这些上层建筑都要受那个基础所规定,所说明。”比较而言,李平心则更注重从社会演进的角度,阐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并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逐一分析了从奴隶社会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基础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上层建筑的改变。李平心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思路
6、,从社会学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社会制度和生活形态都是对当时经济的反映”的观点,从而更具体地体现出社会学研究“社会变迁”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李平心不仅具体地指出在某一类社会形态中,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而且更强调在所有的社会形态中,经济基础都对当时、当地的上层建筑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这就从社会演进的整体视域很好地说明了存在于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统一的法则。这可见,李平心的见解是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观点的重要发展。 2社会运行的矛盾性 李平心对于社会运行给予辩证法的说明,将矛盾观点引入社会运行体系的解释中
7、。李平心指出,社会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在各种社会现象之间不存在永恒的均势和统一的法则;当社会内部发生许多矛盾时,社会法则失去统御社会诸因素的力量,社会现象之间的均衡和统一将会打破。所以,整个人类社会是一个含有无限矛盾性的活动体系,人类社会不仅要不断同自然这种“外部矛盾”斗争,而且要面对社会种种社会现象所包含的内在矛盾。李平心在对社会运行予以矛盾观点诠释的同时,又根据唯物史观进一步提出,社会的矛盾归根结底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也是遵循一定的法则而展开的:“当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建立,足以帮
8、助新的生产力的发展时,这种生产力是不会和现在的生产关系发生冲突的,并且两者是互相适应的”,然而,当物质生产力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加速地向前扩大时,既有的生产关系就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之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均势就被破坏了,由此显现出矛盾来。据此,他又揭示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所呈现的“进化”与“革命”的两种形态: “其一是社会生产关系尚有容纳生产力相当的发展的余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