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三年培训规划

学校教师三年培训规划

ID:26823108

大小:59.0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9

学校教师三年培训规划_第1页
学校教师三年培训规划_第2页
学校教师三年培训规划_第3页
学校教师三年培训规划_第4页
学校教师三年培训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校教师三年培训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校教师三年培训规划2017--2020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是推进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而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更是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为此,我们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特制定本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队伍强校""以校本促教研"的方针,以德为先,以能为重,以人为本,以共享为愿景,以有效为旨归,全面建设一支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教师队伍。  二、培养目标:  1、长远目标:造就一支"师德高尚,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创新

2、意识,专业基础扎实,学术功底厚实,文化视野广阔,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上乘,掌握信息技术,可持续、自主发展"的教师队伍。  2、近期目标:  (1)以增强师德高尚为核心,强化师德教育,提升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人文素养和教育能力。  (2)以聚焦课堂教学为重点,着力引领教师探索新课程环境下课堂教学中两大"基本问题",("教什么"和"怎么教")使教学内容精当,教学方法恰当,理解与把握学科的本质和学科教学的价值,提升专业化素养和品质。  (3)逐步形成一支师德师风好,教育、教学和科研基础扎实、后劲充沛,高水平高素质的骨干教师后备梯队,力争实现1-8年教龄青年教

3、师中,2名教师成为旗级教学新秀,2名以上教师成为旗级骨干教师。  三、培养内容:  1、优良师德修养的培养:  (1)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树立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  (3)以学生为本,尊重、理解和关心学生;  (4)具有民主作风,协作意识和全局观念;  2、教学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六项基本技能:  (1)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  (2)理解和处理教材;  (3)设计和组织教学;  (4)作业设计和试卷命题;  (5)教学评价和反馈;  (6)了解学生和个别辅导的技能;  3、教育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五方面能力:  (1)班级常规教育和

4、管理;  (2)集体活动组织和实施;  (3)个别学生的教育和谈话;  (4)学生干部的培养和使用;  (5)与任课教师、家长的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4、科研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三方面能力:  (1)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的能力;  (2)撰写教育教学个案、反思的能力;  (3)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  在以上四方面的培养中,重点引领教师探索新课程环境下教学中"教什么"和"怎么教"问题的理解与把握。解决好这两大基本问题可以使教学内容精当,教学方法得当,保证课堂教学有效进行、课程计划有效落实;更能使教师深刻理解与把握学科的本质和学科教学的价值,提升专业化素养和品质

5、。  四、实施措施: 1、以"岗位成才"为目标,开展自主发展设计和实施活动。  我校认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发展"的内驱力的培养。为此学校加强青年教师的成长中自主发展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自主发展设计规划,要求青年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进行的设想、展望和自觉的追求,包括教师对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对各专业素养培养目标的设计,以及所采取的策略、措施等。  2、以"师徒结对"为载体,帮助青年教师更好磨合适应,加快成熟提升。促进老教师、骨干教师更好地发展。  我校认为1-8年教龄的青年教师的成长要经过磨合适

6、应,成熟提升这两个时期,处于这两个时期的教师,他们对"教什么"与"怎么教"这两大基本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对学科本质和学科教学价值的认识和取向是不同的。实施分层"师徒结对",能够帮助青年教师在原有基础上更快更多地提升专业素养和专业品质,即加快磨合适应,更好成熟提升。同时促进老教师、骨干教师更好地发展。  (一)以"合格"为目标的结对联动。  对象:处于磨合适应期(1-5年教龄)的青年教师;  途径:师徒结对,传、帮、带;  主要方式:一起学习新课标,共同备课,相互听课,及时交流,经常谈心;  期望达成目标:明确教师岗位职责,胜任教学教育工作,对新课程环境下教学

7、中"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大基本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科学的理解和把握,即能够把握学科的系统、学科的主干知识,有效地进行教学,成为合格的教师。  (二)以"升格"为目标的结对联动  对象:处于成熟提升期(3年以上教龄)的教师;  途径:与校内外名师结对,双向互动,共同研讨;  主要方式:采用课题研究和专题实验;  期望达成目标:深刻认识学科的本质,学科教学的价值,把握学科教学规律,丰富教育智慧,早日成为"研究型"、"反思型"教师,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生力军,升格为校级骨干教师。  3、以各学科教研组为组织,发挥青年教师成长中的"聚合"作用。  学校组织每

8、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提高专业能力的听课、议课的研讨活动,突现个人才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