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简介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简介

ID:2680323

大小:11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7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简介_第1页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简介_第2页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简介_第3页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简介_第4页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简介摘要: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对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研究状况和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计算的固定砂石体积含量计算法和全计算法关键词: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1.引言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是在低水胶比下具有很高的流动性而不离析、不泌水,能不经振捣靠自重流平并充满模型和包裹钢筋的新型高技术混凝土,采用这种技术能生产出均匀质量的优良混凝土。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最主要的性能是在自重作用下无需振捣,自行填充模板空间,可用于难以浇筑甚至无法浇筑的结构。自密实形成的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免振,可节省劳动力和

2、电力,提高施工效率,免除振捣所产生的噪音给环境造成的危害,且能解决传统混凝土施工中的漏振、过振以及钢筋密列难以振捣等问题,可保证钢筋、预埋件、预应力孔道的位置不因振捣而移位,并能大量利用工业废料做掺合料,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提高耐久性,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配制混凝土首先要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目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一般都是先计算,再试验调整,因此,配合比计算是确定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第一个环节。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有很大差别,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设计计算方「4」法。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通用的混凝土配合比是不存在的,但针对自密实高性能混

3、凝土特点和规律的配合比计算方法应该是能够找到的,探讨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对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2.国内外对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对自密实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特别是在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面1993年,最早提出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日本东京大学冈村甫教授(HajimeOkamura)介绍了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1],他的主要观点如下:首先对浆体和砂浆进行试验以检测超塑化剂、水泥、细骨料和火山灰质掺合料之间的相容性,然后进行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这种

4、方法的优点是避免了重复进行同样的混凝土质量控制试验,节省了时间和劳动力。这种方法的缺点是:1inadvance,closelyassociatedwiththeparty'spatrioticyouthYuQingzhiwhenChang.YuQingZhi,nanlingCounty,AnhuiWuhuBrookfamilybeachpeople,afterthestartofthewar,participatedinthethirdwarzonerelativetotheofficertrainingCorpstrainees,youngChangShenL

5、iqunfromShangrao,Jiangxiprovince,istheonlymilitary)在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之前,要对砂浆和浆体进行质量控制,而许多混凝土预拌厂商并没有做这些试验所需的设备。2)配合比设计方法和过程对于实际应用过于复杂。冈村甫教授还提出了简单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例[2]:1)粗骨料的用量固定为固体体积的50%。2)细骨料的用量固定为砂浆体积的40%。3)体积水灰比取决于水泥的性质,假定为0.9到1.0。4)超塑化剂的用量和最终的水灰比根据确保混凝土自密实能力的需要来决定。这些可作为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校核原则。

6、另外,JRMCA提出了冈村甫方法的简化版本-―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标准化配比设计方法[3],该方法可用于大掺量细粉掺和料和水胶比小于0.30的场合。日本预拌混凝土联合会提出固定砂石体积含量的方法计算高流动自填充混凝土配合比[4]。法国路桥实验中心(LCPC)开发了基于BTRHEOM流变仪和RENELCPC软件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5],但不购买软件,该方法很难为他人使用。瑞典水泥和混凝土研究院(CBI)基于堵塞体积率和钢筋净距与粒径粒度比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6],因为仅采用粗骨料和浆体拌合的混凝土很容易导致严重的离析

7、,使用该方法怎样进行评价性试验还不是很清楚。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独特优点,近年来引起了国内研究者的兴趣。国内的一些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对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和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国内外研究者们按照预定的目标,根据试验、经验和一定的数学方法提出了一些配合比,这些配比比较零散,而且研究者一般只对配合比的设计提出一些原则而较少对配合比的由来加以介绍。由于原材料和配制工艺以及工作性评价方法的差异,人们得到的配合比数据差异较大,进行试验验证时复演性差。台湾有人根据最大密度理论和富余浆体理论提出了密实拌合物计算法则[7],但是该方法和混凝土拌合物通过钢筋

8、的能力或抵抗离析的能力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