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799019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9
《改进实验教学 培养综合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进实验教学 培养综合能力 摘要:阐述了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并对物理实验存在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改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物理实验;实验教学;综合能力 1推进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1.1加强学生基本实验的训练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基本实验、实验技能的训练是强化学生基本素质、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所以实验教学中对规定的普及性实验,如: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学习在实验前必须预习,做到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
2、清楚、实验步骤条理分明、熟悉实验仪器的操作。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可分为两个层次来安排教学。第一层次为实验技能和常用仪器,如一般的游标卡尺、千分尺、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电位差计、示波表等的使用和相应的实验。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开放选作的形式,即开放几个实验室,安排一定的时间,采用由学生自由选做的方式,以尽快地让实验基础差的学生达到进入实验室实验的水平,也可使基础水平好的学生可以有时间进行选作或做必做的实验,学到更多的实验知识。第二层次为基本的经典性实验。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在教学方法
3、上实行因材施教,在实验内容上只规定最基本的要求,在限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让有兴趣和学得较好的学生可以选作和深化,通过基本物理实验的学习,学生也就了解了物理实验的基本要求及其测量原理和方法;学会基本的误差处理方法,并能准确地处理数据和书写实验报告。 1.2变被动性实验为主动性物理实验 过去的物理实验,学生总是按老师上课时所教的实验的目的要求、所用仪器、实验步骤等来进行实验,这样大大的妨碍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及能力的体现,因此应该变被动实验为主动实验。所
4、谓的主动实验主要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实验课题,自己设计实验目的、步骤,自己选择仪器,在遵守安全守则、尊重实验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动手进行实验,从而得到实验的结果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同时,老师还可以从旁指导,引导学生对课本上的实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它们的缺点,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这样既可以使实验更加完善、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同时又可以锻炼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从而让他们的素质得到提高。第二个层次是:老师可以在原有的实验基础之上,引导带领
5、学生进行相关实验的设计,运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解决不同的物理问题,也就是设计性的实验。比如在介绍了箱式电位差计工作原理并进行实验之后,利用电位差计引导学生对如何测电源电动势、测电路中电流、待测电阻、校正电压表、校正电流表等。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多种电路图,引导他们对测量范围超过电位差计量程时用到了分压、分流电路,并用电阻箱代替滑动变阻器以便计算待测量。当然,老师还可以请设计方案优秀者上台讲解设计思路,激发全班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引导学生在设计实验过程中,尤其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找更好的解决问
6、题的方法、重新设计实验、再发现问题……这种有序的启发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十分重要的。 1.3在物理实验中加入多媒体技术 教学效果的好坏,与电子课件的制作、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结合技巧有着直接的关系,课件在制作上不宜过多,尤其文字不宜过多,推导过程不宜过多。课件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各章节的内容简介、定理定律、公式、图片、习题,而问题讨论、公式推导、习题解答等应该配合板书完成。课件的缺点之一是不能同时再现几个页面,同一个问题如果不能在同一个页面显示,其前后的呼应关系就无法直接显示。所以,有
7、些在后续讲解中立刻要用到的公式及图形,应该在黑板上短暂保留。另外,课件中每一次出现的文字内容不宜过多,否则,容易给学生造成视觉上的混乱。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引入,极大地改善了教学环境,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当前课时减少、信息量不断增大的矛盾得以缓解,但多媒体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取代教学活动的全部过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往往只能听见教师的声音,而看不见教师的表情,这就影响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至有的学生不喜欢电子课件授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需要灵活选择教学模式——电子课件与黑板,将多媒体教学与
8、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教师循序渐进的讲解与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互动教学模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2.1基本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 众所周知,观察和实验是物理的基石,学生观察能力的 培养是增强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环节。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能使学生有很大的兴趣。在观察一些物理现象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的条件和特征等。如在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时,要提示学生注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