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796118
大小:4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9
《对现阶段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政策选择与制度建设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现阶段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政策选择与制度建设的思考【摘要】新一届政府领导集体施政以来,明确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版,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红利。这既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继,也是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从财政视野来看,加快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是打造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版的必奠之基;加快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构建,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共享改革发展红利的必经之途。笔者认真解读了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特征,深入剖析了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缺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关键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政策与思考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迈入快速发展"科学发展的轨道,同时也累积了一些矛盾和冲突,地区差距扩大、公共服务不均衡、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日益严重,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大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稳定增长机制,清理、整合和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这既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承继,也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因而,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政体制,重点就是要创新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理论解读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国家针对各级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与支出需求不一致的现状,以实现
3、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为目标而实行的一种财政平衡政策,是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关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安排。(1)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实质是区域补偿性政策,是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一种政策工具。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平衡各地区、各层级财政能力,促进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的有效援助手段,也是世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中最为普遍使用的一种政策工具。(2)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础是宪法所规定的平等原则和基本人权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并平等履行义务。但现实中公民通常注重政治权利和私法性权利的平等,忽略享有公
4、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平等权利。而公民平等享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权利,是公民基本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3)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是公共服务均等化,但某些时期也肩负一些特殊使命。谋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目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国家为实现区域间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协调发展而采取的财政政策杠杆,对于贯彻落实中央政府政策措施目标;强化中央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引导地方优化配置资源等方面,具有方向准;见效快;便于监控等特点。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实评判目前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在强化宏观调控能力;缓解区域
5、经济发展失衡的压力、更好地贯彻中央的各项政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多年的实践也反映出了一些制度性缺陷。一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过渡性色彩浓厚,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改革时中央和地方政府利益博弈的结果,带有较深的旧体制烙印,过渡性色彩浓厚。二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现行权力边界不相对接,目前处于体质过渡转轨期,政治体制改革较为滞后,政府职能尚未完全转变,上下级政府职能边界模糊;职能幅度与权力半径交叉重叠。三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层次位阶过低、缺乏法律性制度安排。四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种类繁杂、操作性不强、
6、自由裁量权过大。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种类很多,上级专项补助拨款范围太宽,几乎涵盖所有预算科目。有的项目设置依据不足,失去政策导向作用;有的分类不科学,交叉重复,改变了原意;有的用途不明,事权界限模糊等等。三、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选择(1)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明确界定各级政府财权;事权边界,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转移支付必须遵循事权财权对等原则,按公共产品属性规范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范围,即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由中央政府来提供,地方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由地方政府来提供,要科学全面地明确各级政府的
7、经济管理权限,将相互交叉;重叠的事权剥离,对政府间的共同事务,明确各级政府支出责任,合理确定负担比例,总的来说,对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社会协调发展,应属于中央政府的事权范围,贯彻落实中央政策措施;各项经济任务以及完善本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则属于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2)树立相机抉择的理念、科学确定财政转移支付目标,转移支付制度作为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核心内容,其目标与财政体制目标基本一致,即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均等化;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最终消除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在转移支付的目标选择上,要根据不同
8、的支付对象和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政策目标,因此,转移支付制度要结合实际情况,提供有差异的政策,适度调节各地方交通;科技;教育;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实现我国区域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均等化,使公民享受均等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3)集成自创和移植优势,大力优化财政转移支付模式。要立足我国国情,大胆借鉴世界各国先进做法,集成自创和移植两种优势,着力优化财政转移支付模式。(4)实行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