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贵阳市白云区石漠化现状及治理措施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贵阳市白云区石漠化现状及治理措施摘要贵州省分布有大面积的碳酸岩,表层覆盖土壤较薄,地力相对贫瘠,水土流失风险较大。贵州市白云区位于贵阳市西北部、贵州高原的中部,全区岩层以夹层碳酸岩、石灰岩、白云岩最多,由于多雨、湿润,再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为活动对土地的过度开垦和利用,使贵州市白云区的石漠化程度加剧,并有继续扩张的态势。立足于白云区石漠化的现状,提出了治理措施。 关键词石漠化;现状;治理措施;贵州贵阳;白云区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
2、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从成因来说,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呈现出石漠化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漠化的程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加深和发展。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石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极端形式,缺水、少土和土质贫瘠是造成土地石漠化的主要原因;石漠化是生态环境建设难啃的“硬骨头”,经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由于贵州省
3、分布着大面积的碳酸岩,表层覆盖的土壤较薄,地力相对贫瘠,水土流失的风险较大。加之贵州省气候多雨、湿润,人为活动对土地及环境的破坏程度进一步增加,使本来就贫瘠的表层土流失进程加速。贵州省石漠化程度相当严重,呈现南部重于北部、西部重于东部的特点[1]。贵阳市白云区位于贵州省的中部,作为碳酸岩较集中的地区,石漠化的严重影响不容忽视。 1贵阳市白云区石漠化的现状 贵阳市白云区位于贵阳市西北部、贵州高原的中部,处在东经106°23'~106°48',北纬26°38'~26°49',全区总面积259.6km2。全区岩层以夹层碳酸岩、石灰岩、白云岩最多
4、,沙页岩最少,夹层碳酸岩占全区总面积的30.48%,石灰岩占23.79%,白云岩占16.73%。境内气候类型属中亚热带类型区,具有多雨、湿润、气候温和的特点,年平均温14℃。由于多雨、湿润,再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为活动对土地的过度开垦和利用,使贵阳市白云区的石漠化程度加剧,并有继续扩张的态势。截至目前,全区石漠化面积2566.08hm2,占全区总面积的9.49%。其中,轻度石漠化2520.32hm2,占全区面积的9.32%,中度石漠化45.76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17%。但全区还有潜在石漠化11299.59hm2,占全区总面积的41
5、.79%。无石漠化面积9145hm2,占全区总面积的33.86%。 2治理措施 2.1加强领导,多部门联动 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应加强领导,多部门联动,共同开展治理工作。应清醒认识到,石漠化与白云区现代化生态新城、现代化科技新城不相符,与市委提出的“三创一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协办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不相符,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不相符,大家认识到石漠化治理问题多、困难大,任重道远。为此,白云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专门机构和议事机构,实行林业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配合
6、多管齐下开展此项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石漠化制定了不同的实施方案[2-3]。2.2控制城市人口 控制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实现石漠化治理的首要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扩大,白云区提出了“工业强区、城市建区、会展活区、科教兴区、环境立区”的发展思路,要实现这个发展思路,势必需要大量的土地为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服务。为了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这种需求,必然加大对人们生活的载体——土地的开发力度,从而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性开发,给本身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
7、压力。因此,控制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除坚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外,根据白云区的土地承载力制定明确的城市人口发展目标,将市区的人口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 2.3多策并举,综合治理 多策并举、综合治理是实现石漠化治理的必由之路。由于石漠化地区人与自然环境严重失调,靠单一的措施很难保证石漠化治理的效果。因此,必须针对白云区的石漠化现状和土地恢复、植被条件等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性治理措施,以自然恢复为主,以人工措施为辅,有计划、分步骤地减少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协调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的平衡发展,以白云区的土地承载力来确定农
8、业和畜牧业的具体发展规划,创新石漠化整治的体制、机制,构建多策并举、综合治理的石漠化治理机制,结合实际、科学规划、着眼长效、协调发展,坚持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之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