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雍景台大厦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深圳雍景台大厦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ID:26772142

大小:70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9

深圳雍景台大厦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_第1页
深圳雍景台大厦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_第2页
深圳雍景台大厦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_第3页
深圳雍景台大厦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_第4页
深圳雍景台大厦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圳雍景台大厦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深圳雍景台大厦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李建中(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深圳,518034)摘要:深圳雍景台大厦结构转换层施工中,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大断面转换托梁采用分层浇筑,充分发挥先期浇筑的梁的承载能力并通过复核验算适当增加负弯矩钢筋从而解决了后期浇筑梁的施工荷载的传递,对大断面转换梁砼的施工从设计、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成型后的养护等多方面综合采取措施,保证了箱式转换层的施工质量。关键词:结构转换层;转换托梁;环梁;支撑体系;荷载传递;裂缝控制雍景台大厦位于深圳市景田路与商报路交汇处,高51层,其中地下室三层,地上48层,建筑总高度168米,建筑面积10100

2、0平方米。裙楼八层,上部两栋塔楼,结构设计在八层(标高为25.6~28.3m处)设置箱式结构转换层,通过箱式结构转换层将裙楼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成塔楼的剪力墙结构体系。1、转换层结构设计特征箱式结构转换层层高为2.7m,底板厚220,内配φ16@150双向双排钢筋(为方便模板拆除,在每单个箱体底板中部均留置了一个φ1200拆模孔);箱体侧壁为纵横交错的1600×2700、1500×2700、1200×2700、700×2700等规格的KTL梁并与核心筒700宽的剪力墙相连结,构成一个整体,转换层顶板250厚,局部(~轴间的~轴段、~轴段、~轴段、~轴段)板厚1200,A、B两座

3、塔楼之间~轴段裙楼屋面板厚300mm,外围一周挑板厚150、120、100。箱式转换层砼强度等级:核心筒剪力墙:C60;KTL(托梁):C50;其余构件:C40。图1箱式转换层结构平面图2、施工部署2.1箱式结构转换层KTL(托梁)体积大(1600×2700、1500×2700、1200×2700、700×2700),经计算其施工设计荷载达75KN/m2,若采用常规模板支撑体系,靠下层楼面梁板来承受如此大的荷载,势必会使下层楼面梁板结构遭到破坏,若利用已浇筑的下面各楼层分层卸荷,支撑需回顶到地下室顶板上,这显然既不经济,又不能保证各层楼面因模板支撑体系变形叠加而导致产生开裂等

4、质量问题,故不能采取常规方法施工。经分析比较,确定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共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700高(标高26.3m处),第二次浇筑2000高。2.2由于箱式结构转换层下设计有钢管砼柱,为确保钢管柱砼浇筑质量,在箱式转换层底层板模板铺设好后,应先将钢管柱砼浇筑至箱式转换层底板下,然后再安装柱顶环梁及其它KTL托梁钢筋。2.3在结构标高的22.3m~28.3m段剪力墙砼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至26.3m处,水平施工缝与箱式转换层水平施工缝一致,第二次浇至28.3m处,裙楼部位的圆柱及屋面梁板砼浇筑同箱式转换层第二次浇筑同时进行。2.4~轴裙楼屋面板下及屋面外围一周挑板下采用钢管

5、排架支撑体系,箱式转换层上下板及梁采用钢管顶撑体系。2.5KTL(托梁)属大体积砼,必须加强砼养护工作。3、工艺流程制安箱式结构转换层底层板模板及托梁底模→安装绑扎托梁及环梁钢筋→在钢管柱顶端外环梁钢板上焊接竖向钢筋→绑扎转换层底层板钢筋→安装480高的梁侧模(因第一次浇筑砼700高)→设置剪力槽→浇筑第一次砼→处理施工缝→养护(7天)→制安梁侧模及转换层顶板模板→浇筑第二次砼→养护。4、主要施工技术4.1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4.1.1KTL(托梁)模板及支撑体系KTL(托梁)截面尺寸一般为1600×2700、1500×2700、1200×2700、700×2700,因考虑分二

6、次浇筑,第一次浇筑梁下700高,在第一次浇筑砼前整个梁钢筋必须绑扎完毕,故在计算模板及支撑时,应考虑整个梁的钢筋重量。箱式结构转换层KTL按最不利因素考虑,取~轴交~轴段KTL0804[1500(宽)×2700(高)×10400(跨度)]作为分析、设计对象,经计算KTL0804梁的施工设计线荷载q=38.04KN/m梁底板选用18厚七夹板,板下纵向设50×100通长硬杂木枋间距250,共六根立放,CH型钢管顶撑按纵向排距700,横向每排顶撑间距400,共设五根,梁下顶撑沿纵向每排均需用φ48钢管和扣件将上半段扣牢拉稳,横向按每隔两排顶撑用φ48钢管扣牢拉稳,增加整个支撑体系的

7、稳定性。已浇筑的楼面承受荷载按5KN/m2计算,梁底钢管顶撑需回顶四层,即从七层回顶到三层楼面,回顶位置、间距同转换托梁下支撑位置、间距。为确保整个支撑体系传递荷载的有效性,在施工七层楼面时,其对应于KTL(托梁)位置范围内支撑体系同转换层KTL(托梁)支撑体系。七层其它部位的梁板顶撑位置间距亦对应上方转换层梁板位置间距。这样,保持转换层施工有二层原支撑体系,支撑下口与楼面接触处均铺设长脚手板。所有梁板部位顶撑回顶位置、间距应对应其上部顶撑支撑位置间距,回顶时楼面上口垫250宽的长脚手板,楼面下口垫5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