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769832
大小:6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9
《镇委扶贫安置工作安排意见/工作安排意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镇委扶贫安置工作安排意见/工作安排意见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有关工作部、直属机构:按照市政府《市避灾扶贫移民搬迁规划》要求,结合我县的实际,为了规范、有序、高效地推动移民搬迁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搬迁对象这次避灾扶贫移民搬迁的对象为峪道内居住的群众,重点为该区域峪道内高塘镇东峪村、西峪村,大明镇桥峪村、马峪村,杏林镇石头峪车湾、灰池、天岩、康坪村,柳枝镇西沟村共9个行政村,83户5023人,这些群众居住条件较差,生存环境恶劣,极易受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侵袭,迫切需要实施扶贫移民搬迁。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
2、)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三化同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总体要求和“四位一体”(建设小城镇、发展现代农业、避灾扶贫搬迁、农民进城四位一体)的总体思路,以地区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县、乡两级联动,各部门密切配合,统筹安排搬迁户住房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开发、贫困户能力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和社区生态环境等六大功能项目,通过城镇吸纳,农民小区和农民创业园区承载、乡镇和中心村集中安置,投亲靠友安置等形式,切实搞好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从根本上解决我县地区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发展问题。(二)基本原则1
3、、坚持城乡统筹,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以城带乡,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2、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统一规划、分户自建和统建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尊重搬迁群众意愿,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搬迁项目的建设、管理和监督工作。3、坚持相对集中安置为主,其他形式为辅。对搬迁群众实行相对集中安置,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4、坚持整合资源,联合共建。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计其功”的原则,集中整合各部门的项目资金,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
4、一)总体目标。通过实施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努力实现地区贫困群众住房有保障、增收有渠道、产业有发展、设施有提高、居住环境有改善的目标。一是搬迁户有安全、经济、实用住房,人均住房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二是每户至少有一人掌握实用技术,每村有1-2个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户总收入的60%以上;三是交通、电力、广播、通信、能源、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配套,保障能力达到当地水平;四是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享受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五是群众收入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二)具体任务。2011-2013年共
5、搬迁安置贫困群众83户5023人。其中:特困户64户250人,贫困户19户4773人,主要分布在高塘镇、大明镇、杏林镇、柳枝镇等4镇9个行政村。高塘镇涉及东峪村、西峪村等两个行政村,需搬迁366户1503人。其中特困户18户75人,贫困户348户1428人。大明镇涉及桥峪村、马峪村等2个行政村,需搬迁294户1020人。其中特困户14户51人,贫困户280户969人。杏林镇涉及康坪村、灰池村、车湾村、天岩村等四个行政村,需搬迁483户1874人。其中特困户24户94人,贫困户459户1780人。柳枝镇涉及西沟村,需搬
6、迁177户603人。其中特困户8户30人,贫困户169户573人。四、安置方式、安置地选址和建设内容(一)安置方式1、镇周边集中安置。集中建设农民社区,配套建设农民创业园区,抓住建设重点镇的机遇,积极引导搬迁群众进入城镇居住,从事二、三产业。2、中心村安置。整合零星分散的自然村,集中发展中心村,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引导群众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3、进城落户定居。对有条件进城的搬迁户,鼓励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进城定居,转换农民身份。4、投亲靠友安置。零散搬迁户结合自身实际,搬迁到亲友居住条件好的中心村。对农村五保对象安置
7、,不再重新建房,享受扶贫移民搬迁补助政策后,统一由民政部门集中供养安置。(二)安置地选址安置地选址要与县、镇土地总体规划相衔接,符合抗震设防和防灾减灾要求,有利于搬迁户生产生活及可持续发展。1、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教育、医疗条件较好,具备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2、民俗习惯与原居住地相近,干部群众有安置意愿。3、有较好的自然资源和生产发展条件,搬迁户有生产开发的保障条件;4、无滑坡、地方病,不受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侵袭的地区。(三)建设内容避灾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建设内容分为农户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
8、设、产业培育及开发、贫困户能力培训和生态环境建设六大部分。1、农户住房项目包括农民小区、农民创业园区、中心村等地的农户住房建设及部分散户的危旧房改造等。2、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通村道路、新村巷道硬化、人畜饮水、电网改造、新能源、基层组织阵地建设、村容村貌综合治理等。3、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包括搬迁社区和社区卫生所、超市、文化活动中心等。4、产业培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