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贸易与新国际分工:理论与实证研究

地理、贸易与新国际分工:理论与实证研究

ID:26761856

大小:6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9

地理、贸易与新国际分工:理论与实证研究_第1页
地理、贸易与新国际分工:理论与实证研究_第2页
地理、贸易与新国际分工:理论与实证研究_第3页
地理、贸易与新国际分工:理论与实证研究_第4页
地理、贸易与新国际分工:理论与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贸易与新国际分工:理论与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理、贸易与新国际分工:理论与实证研究-->第一章绪论1.1问题的提出1.1.1研究背景在早期的对贸易和分工理论的研究中,地理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分工原理,指出分工受制于市场范围,而一国或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对市场范围具有决定作用,因而对该国或地区参与贸易和分工活动发挥了重要影响。尽管斯密高度重视地理因素在贸易和分工活动中的作用,但在斯密之后的数百年里,贸易与分工理论在演进中较为普遍地忽视了这一影响因素。无论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还是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在这些理论框架体系中,国家成为了一个没有大小的

2、点,国家之间因为地理距离而产生的贸易成本并不存在。沃尔特艾萨德指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距离变量几乎不曾被明确地认识到。这种状况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各种各样的国际贸易学说沿着某些方向已经发展得板为精致,可是在另一些方向上却停留在很原始的阶段。"不能不说,地理因素被长期忽视是贸易和分工理论演进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在新国际分工模式下,跨国公司对生产要素的配置不再局限于母国之内,而是跨越了不同的国家与地理区域进行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使得全球的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分布上比以往更加分散,这是否意味着地理因素在新国际分工中不再重要?现实的

3、观察表明,新国际分工在全球分散化的同时,高度集聚于特定的地理区域。表1.1显示了东亚、欧洲和北美三大典型地理区域的中间产品贸易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三大地理区域基本主导了全球范围的新国际分工,尤其是东亚地区,在新国际分工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在新国际分工的形成中,地理因素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从时间趋势来看,地理因素对新国际分工的影响是变弱了还是变强了?这些都是十分意义的研究问题。.............................1.2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1.2.1地理、贸易是与新国际际分工的关系本论文的内容涉及到地理、贸易与新

4、国际分工三个重要概念,首先需要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地理与贸易的关系。贸易活动涉及到商品或服务在特定地理空间上的转移,因而一国或地区的地理环境因素势必影响到其对外贸易活动。地理主要通过影响贸易成本而影响一国的对外贸易活动,地理产生的贸易成本最为明显的有两个;由于存在地理距离而产生的运输成本、国家之间由于主权领域的划分而产生的边界成本。地理对贸易的影响包括下几个方面:首先,地理影响到国家间的贸易流量,地理越邻近的国家,彼此间的贸易规模也越大;其次,地理影响到贸易产品结构,在历史上受交通条件的制约,国际间的贸易活动面临高昂的成本,为了

5、取消这种成本影响,长期以来国际贸易活动以高单位价值的产品为主,尽管在现代条件下,国际间运输成本已经大为下降,但贸易成本仍然对贸易产品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此外,地理还影响到国家间的贸易政策倾向,地理邻近的国家越容易形成相互开放的贸易政策,在现实中,自由贸易区或关税同盟等一体化贸易组织往往形成于同一地理区域的国家之间。第二,地理与新国际分工的关系。斯密在分工理论中指出,分工受制于市场的范围,而市场的范围受到地理因素较大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历史上,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人类克服地理屏障的能为较弱,因而反映到国际分工上,主要表现为特定地理区域之间

6、的国际分工。新国际分工的产生重塑了地理与国际分工的关系,因为新国际分工有分散化生产的特点,这使得运输成本在新国际分工中成为新的显性成本,同时新国际分工对中间产品在交货及时性和生产协同性上有着更高的要求,此外,生产要素一旦集聚于初始地理环境较好的地方,则容易形成规模经济和生产网络的自我强化功能,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新国际分工不是弱化而是强化了地理因素的影响。............................第二章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2.1理论回顾贸易与国际分工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国际分工是贸易产生的基础,决定了贸易的流向、

7、贸易产品结构及贸易所得;另一方面,贸易活动反过来又强化了国际分工的范围和深度。在贸易和国际分工的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本章对这些理论进行了回顾,重点关注地理因素在相关理论中所发挥的作用。2.1.1古典理论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对贸易和国际分工提出了理论基础,但斯密的理论在解释现实中的一些贸易现象时遇到了困难,例如不能解释一些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仍然参与国际分工和对外贸易的现象。对此,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优势理论,认为只要各国存在生产成本上的相对差异,即可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国际贸易。

8、李嘉图W英国与葡萄牙生产布料和葡萄酒为例,以生产一单位的布料和葡萄酒所需的劳动时间代表劳动成本,表2.1显示葡萄牙在两个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具备成本优势,但相对于布料,葡萄牙生产葡萄酒的比较成本是0.89,英国是1.2,因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