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默克尔访华首站为何在成都.doc

港媒:默克尔访华首站为何在成都.doc

ID:26760385

大小:411.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29

港媒:默克尔访华首站为何在成都.doc_第1页
港媒:默克尔访华首站为何在成都.doc_第2页
港媒:默克尔访华首站为何在成都.doc_第3页
港媒:默克尔访华首站为何在成都.doc_第4页
港媒:默克尔访华首站为何在成都.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港媒:默克尔访华首站为何在成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港媒: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首站为何选成都?2014-7-710:17:08  编辑: 参考消息  来源: 互联网    据香港媒体7月6日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乘坐专机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拉开其本次中国之行的序幕。  默克尔这次赴华是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将持续至7月8日。此次也是默克尔首次正式访问四川,并有官方代表团和经济代表团90余人随行。在川期间,默克尔将出席“中国(四川)-德国新型城镇化合作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据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此前介绍,把四川成都作为此次中国之行的首站是默克尔自己的选择,而这也正是德国

2、企业拓展中国市场的一个明确信号。近年来,四川与德国经贸合作深入发展,德国已成为四川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地,四川已成为德国在中国西部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  据台湾媒体7月6日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当天率领德国汽车、机械、电机、航太和金融企业高阶主管,前往中国大陆访问3天。首站是德国企业在中国大陆的投资重镇成都。  成都是希望投资开发中国大陆西部地区的外国企业西进的跳板,目前当地已有160多家德资企业。  默克尔担任总理以来第七度访问中国大陆,庞大经贸团随行,因为德国非常重视中国大陆市场。  今年元月才上任的德国基民

3、/基社联盟与社民党联合内阁对于与中国大陆经贸关系的重视,由高层政治人物的频频互访可得到印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3月下旬访问德国,而德国副总理兼经济暨能源部长西格马·加布里尔在4月21日率领由政商界人士组成的大型经贸团访问北京3天。  去年5月,中国总理李克强曾经访问德国。默克尔今年与习近平安排了三度会面——除了习近平3月的柏林行、这个星期默克尔到成都和北京访问,秋天习近平将率要员到柏林与默克尔内阁成员举行“中德政府联席会议”,预期将签署多项文化、教育和科技交流协议。  据台湾媒体7月6日消息,德国总理默克尔当天展开

4、为期3天的访陆之行,她这次选择四川成都为首站,参加中德对话论坛,大陆学者认为,这是德国企业拓展中国大陆西部市场的信号。  据新加坡媒体7月6日报道,6日上午,默克尔走访成都一处菜市场,并在一家杂货摊位前驻足,花5元钱买了一袋郫县豆瓣酱。  杂货店的老板王明光说,默克尔一到就和老板握手,买豆瓣酱时亲自付了钱。王明光说,“她很和蔼”。  据新加坡媒体7月6日报道,6日上午,德国总理默克尔参观老牌川菜馆“成都印象”并品尝宫保鸡丁。  默克尔没有亲自动手做,但是很认真地看着厨师做菜。默克尔熟练地使用筷子,几乎吃完了一整盘,还

5、招呼旁边的人一起品尝,口里一直说“非常好”。  美国十大盟友接连投靠中国改写世界政治地图  美国在奥巴马的两任任期内从一个盛极一时的超级大国不可逆转地开始了衰落的旅程。每每遇到中国问题时美国都歇斯底里的要和中国玩命,一个不懂得国力守恒的强国注定是不会长久。  东海防空识别区、中日钓鱼岛博弈、中国推进南海控制权、人民币国际化、中俄准联盟、欧洲三强依附中国等等,这一个个的国际大事件正在一点一点地重新塑造国际政治版图。尹卓少将曾经说过“所谓的盟国不过是看着很美好的东西”,事实也正是如此,美国的盟国体系也在国际政治的剧变中开

6、始土崩瓦解。  曾经依附美国的国家或大或小或强或弱都开始寻找新的主人,放眼世界谁能取代美国?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中国。  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南海撞机、96台海航母危机……这一桩一桩的耻辱我们早晚是要复仇的,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目前已经有十个美国盟友正在倒向中国:美国的衰落并不是奥巴马的责任,美国的衰落是因为国家整体结构出现了问题。图为美国总统奥巴马李克强总理与英国首相卡梅伦  第一个倒向中国的美国盟友:英国  英国虽然衰弱了,但是在西方阵营依旧拥有无可动摇的地位,一是曾经是世界老大,而是英联

7、邦成员很多国家元首还是英国女王,拥有很强大的话语权。  英国一直奉行追随美国的单边战略,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中国崛起,英国一直摇摆不定,在中美之间痛苦挣扎。  在总理这次访问英国,双方签署巨额大单,涉及中国出口高铁,核能,进口油气等相对敏感的交易,这也是中国高铁和核能首次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对今后国家的总体战略实施推进和国家形象的提升可以说是千金难买的好机会。 退一步讲,即使我们进口英国的油气价格略高,也是可以接受的,应为交易是双赢的,进口油气可以实现国家能源进口多远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没有几个国家敢拦阻英国的油气通

8、道。二来,英国需要中国高铁和核能,需要大笔资金投入,进口油气几乎等同于大米换高铁,利于后续项目的资金需求。一个老牌发达国家,利用能源换我们高科技,本身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双方达成货币互换和人民币清算协议,加上高铁,核能和能源交易,旷日持久,投资巨大,英国经济从此和兔子家是荣辱与共了。  英国能做这样决定,绝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国家战略的根本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