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平面线形设计(2)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2)

ID:26758740

大小:18.29 MB

页数:110页

时间:2018-11-29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2)_第1页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2)_第2页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2)_第3页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2)_第4页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2)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直线第三节圆曲线第四节缓和曲线第五节平面线形设计第六节道路平面设计成果1第一节概述一、路线平面的基本概念23二、汽车行驶轨迹(1)这个轨迹是连续的和圆滑的,即在任何一点上不出现错头和破折。(2)其曲率是连续的,即轨迹上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的值。(3)其曲率的变化率是连续的,即轨迹上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变化率的值。456同时满足第(l)、(2)条的路线如图。78三、平面线形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9四、平面线形设计的任务10第二节直线一、直线的特点优点:1)两点之间以直线为最短。2)笔直的道路给人以短捷、直达的良好印象。3)汽车在直线上行驶受力简单,方

2、向明确,驾驶操作简易。4)测设施工方便。11缺点:1)直线线形缺乏灵活性,大多难于与地形相协调2)过长的直线易使驾驶人感到单调、疲倦,易超车1213二、直线的设计标准1、直线最大长度(1)限制原因(2)限制长度20V(m)142、直线最小长度(1)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6V(m)(2)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2V(m)(3)相邻回头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速度40km/h30km/h20km/h200m150m100m15161718三、直线的应用1、路线完全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原区或山间的开阔谷地2、市镇及近郊或规划方正的农耕区等以直线为主体的地区3、大的桥梁、隧道路段4、平面交叉口

3、附近5、双车道公路提供超车的路段19四、运用直线应注意的问题(1)长度的决定要谨慎(2)长直线尽头的平曲线应设置标志(3)长直线上纵坡不宜过大(4)长直线与大半径凹型竖曲线组合为宜(5)道路两侧地形过于空旷时的处理2021第三节圆曲线一、圆曲线的线形特征1、曲线上任一点曲率半径R为常数2、受离心力的作用3、汽车在曲线上行驶多占用宽度4、视距条件差5、大半径的圆曲线线形美观、顺适、行车舒适,是公路上常采用的线形222324二、圆曲线的设计标准圆曲线的设计标准:圆曲线半径圆曲线长度25(一)、圆曲线半径圆曲线半径与横向力系数和路拱横坡度有关。26关于横向力系数横向力系数与行车稳定性、乘客舒

4、适性、运营经济性有关。27µ值与行驶稳定性:µ=0.15~0.16在干燥与潮湿路面能以较高的速度安全µ=0.07路面结冰也能安全行驶28µ值与乘客舒适性:µ<0.10不感到曲线存在,很平稳µ=0.15略感到曲线存在,尚平稳µ=0.20已感到曲线存在,稍感不平稳µ=0.35感到有曲线存在,已感到不平稳µ=0.40非常不平稳,站立不住,有倾倒的危险29µ值与运营经济:µ<0.10~0.15,轮胎磨耗及燃料消耗增加较小。30结论:µ值应小于0.1,最大不超过0.1531关于横坡度i路拱横坡:超高横坡:321、一般最小半径33公路一般最小半径μ及i的取值设计速度1201008060403020

5、μ0.050.050.060.060.060.050.05i0.060.060.070.080.070.060.0634圆曲线最小半径设计速度1201008060403020一般值10007004002001006530极限值650400250125603015不设超高最小半径路拱≦2.0%5500400025001500600350150路拱>2.07500525033501900800450200352、极限最小半径公式中µ=0.10~0.16i=8%363、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公式中µ=0.035i=1.5%374、圆曲线的最大半径38(二)、圆曲线的长度1限制理由:2平曲线最小长

6、度要求:3小偏角的平曲线长度:39平曲线长度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一般值1000850700500350250200最小值20017014010070504040公路转角等于或小于7°时的平曲线长度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一般值1400/θ1200/θ1000/θ700/θ500/θ350/θ280/θ最小值200170140100705040注:表中θ角为路线转角值(°),当θ<2°时,按θ=2°计算。41三、圆曲线半径的确定:1、在地形、地物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选用较大的半径2、一般情况下采用极限最小半径的4~8倍或超高为2

7、%~4%的圆曲线半径423、当地形条件受到限制,应尽量采用大于或接近于一般最小半径的半径。4、在特殊困难地段,经技术论证,方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435、选择半径时应结合前后线形综合考虑,以形成连续的线形,并要考虑平曲线与纵坡的关系,不使小半径曲线与大纵坡重合。446、对于每一个弯道半径值的选定,有时要根据地形、地物条件用外距、切线长反算7、小转角的弯道应尽量避免,不得已要按曲线长反算半径45四、圆曲线要素的计算TTαE46第四节缓和曲线47一、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