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

我国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

ID:26756654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9

我国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  _第1页
我国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  _第2页
我国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  _第3页
我国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  _第4页
我国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  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审计法明确规定,审计机关依法监督国家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但从这些年的实际工作来看,审计机关一直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审计为主要的工作内容,而效益审计只是刚刚开始探索,国家审计对政府使用纳税人资金的有效性的监督职能还远未履行到位。本文在分析开展效益审计现状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在未来应大力开展效益审计提出了初步设想。(一)效益审计的现状分析我国国家审计制度恢复20年来,审计机关的主要审计工作仍是财务合规性审计。虽在效益审计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的来说,效益审计的开展情况很不理想,主要表现在:(1

2、)大多数审计机关并未把效益审计作为一个独立的审计类型来安排,而是在财务合规性审计过程中顺带关注经营管理和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财务审计报告中偶尔顺带提及效益评价和管理建议。(2)效益审计开展范围小,层次低,手段落后,事后审计居多。(3)效益审计随意性大,并没有把审计效益作为法定审计任务,从而使落实《审计法》规定的审计效益的要求成为空话。(4)即使偶有开展效益审计(比如2001年《深圳经济特区审计监督条例》规定,审计机关对政府各部门进行绩效审计,每年向本级政府和受其委托向人大常委会报告效益审计结果),但全国范围内尚无效益审计的专项准则或指南,使效益审计无规范性和先进性可言,审计质量也得不

3、到保证。造成效益审计发展滞后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有:(1)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人们期望的是先解决财务合规性问题,再解决效益审计问题;(2)财务合规性审计任务过分繁重,使审计机关难以顾及效益审计工作;(3)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不能适应开展效益审计的需要;(4)我国民主政治体制尚不够完善,这必然反映到审计工作中,从而影响效益审计的开展。当然也还有认识方面的原因。改进我国政府审计重财务合规性审计,轻效益审计的现状,已成为历史必然。在搞好财务审计的同时,大力开展效益审计已成为国家审计的发展方向。(二)效益审计的理论依据、社会需求与开展条件在我国大力开展效益审计,不仅有法律

4、依据,而且有理论支持。《审计法》第2条已明确规定财政财务收支的效益是审计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尽管以往未专门开展效益审计,但并不等于审计机关放弃了对效益的监督,因此审计机关积极探索开展效益审计,才是全面履行法律赋予审计机关职责的需要。受托责任理论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理论基础,国家政府部门不仅负有保证人民公有财产安全完整和合法使用社会资源的责任,而且还负有有效节约利用社会资源的责任即效益责任,考核政府效益责任履行得如何,必须开展效益审计。在我国开展效益审计,有着广泛急迫的社会需求:一是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要求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提高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这

5、客观上要求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加强对政府活动有效性的监督。二是人大和政府对审计工作的要求在提高,不仅希望通过审计机关了解有关部门、单位执行有关法规的情况,还需要了解其使用财政性资金和管理使用国有资产的效益情况。三是社会公众日益关注政府及有关单位有效管理和使用纳税人资金为社会服务的效果,传统的财务合规性审计已不能满足其需要。在我国开展效益审计,也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一是20年来,审计机关在不同领域不同方面对效益的考评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比如对建设项目效益的审计,对领导干部的效益责任的审计,对信贷资产质量的审计,对预算资金的管理情况和使用效果的审计等,为开展效益审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6、。二是这些年来,各级审计机关采取多种措施储备和培养人才,使审计队伍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结构有了可喜的提高与改善,这为开展效益审计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三是国际上效益审计的发展和效益审计准则的发布为我们开展效益审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四是我国民主和法制化程度在不断加强,接受审计监督已成为一种制度要求,政府行为比以往更加透明和公开,经济活动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在不断减少,社会公众关注和支持公布效益审计结果。所有这些,为效益审计的开展创造了适宜的社会环境。(三)当前开展效益审计的有关考虑审计署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要将效益审计作为一个独立的审计类型来开展。要落实这一规划,应选择好开

7、展效益审计的最佳切入点。选择切入点时,应充分考虑到审计机关和人员的胜任能力,被审计单位的可接受程度和社会的需要。我们认为,目前效益审计的范围主要是财政性资金,目的是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如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以及一些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今后应主要开展效益审计。另外,我国目前的效益审计还应以揭露问题为主,重点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而不可能象国外那样搞全面的效益评估。对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不应作为审计机关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