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756227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9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初探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初探论文..2006年2月16日,财政部在北京举行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宣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标志着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企业出租或者持有并准备增值后出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出租的建筑物是投资性房地产,可采用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中之一进行计量。新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但从各上市公司的2007年年报中可以发现,只有十几家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
2、行计量。一、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亮点公允价值模式被预言为“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新准则中对其全面引入,更是被称作“革命性的重大突破”。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有如下两个亮点。1、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新准则改变了过去轻资产负债表、重利润表的观念,利润表代表过去,但投资者更关注企业的资产价值和未来。公允价值计量能够合理地反映企业所拥有的投资性房地产价值,更确切地凸现企业的资产总量、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等信息。高度的决策相关性使得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会更多地受到投资
3、者、债权人以及企业管理者等青睐。如某公司2006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2亿元,在1997年投入3000万元购买的某处物业随着地产价格的飙升市值已达5000万元。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该处物业被确认为5000万元后,公司资产总量就增加了2000万,偿债能力也会随之增强。2、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能真实地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经营收益,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投资性房地产收益率计算通过收入与相关费用及投资性房地产价值配比进行,收入和成本计量属性不同造成的价差,不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因此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更科学合理。对
4、于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各项资产的收益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的某项资产收益如果达不到收益要求,就有可能处置变现,投资性房地产更是如此。如某公司在1997年投入3000万元购买某处物业,净值2000万元,全年经营收入450万元,折旧100万元,税金及费用50万元,净收益300万元,按旧准则计算的收益率为15%,按新准则采用公允值计量为5000万元,则收益率为8%。若该公司认定资产收益率在10%以下的为低效资产,就会在目前这种房地产市场在高位运行的时候处置变现。二、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足之处1、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成本高公允
5、价值计量属性是动态计量属性,要求每一个会计期间都应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重新计量。依据《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应当满足两个条件: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从这两个条件中可以看出,公允价值的获取应该是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进行,它要求交易的各方必须充分了解市场情况,任何商品或要求权的市场价格都可以公开查阅并据此确定交易价格。我国市场的现实情况对会计人员取得准确的公允价值仍然是个挑战,目前切实可
6、行的就是聘请独立的评估机构对投资性房地产价值进行评估,会计人员依据评估值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但是这样既增加了企业评估费用,又增加了工作量。特别是上市公司对拥有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需要每年聘请独立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在年报中详细披露房地产当期账面价值的增减变动情况、公允价值的确认方法及其理由等,这些都会增加公允价值使用成本。若不聘请独立的评估机构,自行确定公允价值,其公允性就大打折扣。某上市公司披露的2007年报中,对其拥有的投资性房地产依据所在地房产中介机构发布的信息确认公允价值,其准确性就遭到了质疑
7、。2、公允价值计量增加经营业绩的不确定性在成本计量模式下,出售前市价的波动不调整账面价值,也不计入当期损益,除非期末市价低于成本。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变动将被计入损益,这会导致企业的经营业绩波动。任何资产在市场上价格都会出现波动,当市场处在上升的时候,房地产价格上涨,增加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计入当年的损益对公司业绩产生正面提升作用;当市场在走下坡路,房地产价格就回调,计入下一年的损益就会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这样会引起经营业绩忽高忽低,给投资者留下企业经营不稳定的印象,甚至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影响对企
8、业价值的判断。3、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有可能被当成达到特定目的的工具有些企业可能利用转换产生的巨额收益或亏损来调整当期利润。一些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拥有大量的物业,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在国有企业整合过程中托管、收购小型国有企业或通过债权收购以历史成本账面值低价受让其他国企房地产,经过整合后一旦转换用途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