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744497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9
《幼儿教育创新:正本清源看德育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幼儿教育创新:正本清源看德育[幼儿教育创新:正本清源看德育] 镜头一:    下午,孩子们刚起床,幼儿教育创新:正本清源看德育。龚老师告诉大家,周全小朋友的爸爸生病了,正在抢救。周全听了很伤心,大家也很难过。老师说,这节课改学折纸吧,咱们一起折纸鹤来为周爸爸祈祷,大家用心折满一千只的时候,周爸爸就会好起来。 镜头二:    圣诞节,从北京来的小姑娘——3岁的苏可心小朋友把圣诞老人送的糖果揣在包里舍不得吃。老师问 她为什么,她说 :“我要带回家,和爸爸妈妈分享&
2、nbsp。” 在长沙市诺贝尔摇篮幼儿园里,类似的故事天天都在发生。无数这样的故事编入每一期的《诺贝尔摇篮》园刊,刻在每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又随他们走进家庭、传播给邻家的小伙伴。 这所创办不到4年的幼儿园迅速发展成湖南省学前教育的第一品牌,4家分园招收的孩子达到近1000名,它在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和全面素质方面所做的探索,尤其为人们所称道。                    &n
3、bsp                正本清源看德育 诺贝尔摇篮幼儿园创始人谢庆总爱讲两个故事。1987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首巴黎。有人问其中一位老人 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老人平静地说,幼儿园。 前两年,杨叔子院士去看望卧病在床的南京大学老校长曲钦岳。谈到大学人才培养的一些问题,杨叔子说,我觉得问题在中学,在小学,在幼儿园。身体虚弱的曲老挣扎着要坐起来,握着杨的手连说 “你说得对,
4、 你说得对。 ” 有人总觉得,在幼儿园讲思想道德教育太离谱,小孩子吃好了,玩好了,如果还能开发一些智力,这样的幼儿园就很棒了,德育是以后的事。 对幼儿早期教育有独到见解的谢庆讲起另一个故事。儿子3岁那年,有一次吃完饭突然提出要帮妈妈洗碗。3岁的孩子怎么能洗碗?若有所悟的谢庆跟儿子谈条件 你主动要求洗碗,这很好。不过你要改掉吃饭“掉饭”的习惯,我才会“奖励”你洗碗扫地。从此,表现好的儿子隔三岔五得到这样的“奖励”。           
5、                              教育无处不在 走进诺贝尔摇篮幼儿园第三分园,蓝天白云下,宽阔的草坪里是各种颜色的植物拼成的几何图案,园长之友《幼儿教育创新:正本清源看德育》(..)。每个小朋友的凳子靠背上都贴着一个与他的名字相关的成语…… “在谢老师看来,教育无处不在,到处都
6、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分园园长对我们说,“给孩子们洗脚,我们从一只脚上几个趾头教起,上面叫脚背,下面叫脚板,前面是脚尖,后面是脚跟……” 这种教育理念运用到德育上,同样是俯拾即是的教育题材。谢庆常常跟老师们讲,爱国,对诺贝尔摇篮的孩子来说,意味着每天多认识一个汉字,多背诵一首古诗词,多欣赏一曲中国民歌。爱国,对诺贝尔摇篮的孩子来说,是每一堂课,每一个游戏,每一次活动。 “六一”儿童节将至,小朋友到田汉大剧院进行文艺汇演。一路上,老师跟孩子们边走边聊。“你们知道田汉是谁吗?我们每天唱的国歌就是他作词的。”“田汉大剧院是不是很漂亮?可是60多年
7、前因为日寇入侵,这里被大火烧得片瓦不留。就像歌里唱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幼儿经典诵读,是“诺贝尔摇篮”将智力开发与品格教育相结合的一大特色。 让两三岁的孩子背诵《论语
8、》、《中庸》、唐诗、宋词,在很多人看来是私塾教育的翻版。谢庆不这样看。他认为,西方人从小念《圣经》,伊斯兰信徒天天颂《古兰经》,中华民族有那么多经典诗文,为什么却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