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730016
大小:78.5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8
《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监控要点一、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米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为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二、现代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涉及的主要工程现代建筑中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有水库水利大坝、桥梁、高层及超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等。三、大体积混凝土主要的特点体积大,实体最小尺寸大于1m,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升温比较快,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准备1.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方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完
2、善,施工方案要有预见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一经批准,大体积混凝土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监控。2.原材料优选、配合比设计、制备与运输8大体积混凝土主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在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1)原材料优选大体积混凝土一般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施工单位技术和试验部门要提前与商混站取得联系,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有效控制。(1)水泥:为减少水泥水化热的产生,选择水化热相对较低的P.S42.5矿渣硅酸盐水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等性能指标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
3、。(2)粗骨料: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含泥量不大于1%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减少水化热的产生,降低混凝土温升。(3)细骨料:采用细度模数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3%的中粗砂,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减少混凝土收缩。(4)粉煤灰:根据当地实际,可采用ⅱ级粉煤灰。(5)外加剂:掺加的减水剂及纤维膨胀剂。每批外加剂进场后,由施工单位实验部门同商混站一起对外加剂的品种、包装、重量等指标进行复查,并同生产供应单位一起对外加剂进行取样、送检,确保外加剂质量符合相关要求。施工时要
4、求商混站设专人负责添加外加剂,确保外加剂添加量正确。2)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了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外,还需遵守以下规定:(1)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低于160mm。(2)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175kg/m3。(3)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50%。(4)水胶比不宜大于0.55。(5)砂率宜为38~42%。(6)拌合物泌水量宜小于10L/m33)混凝土制备搅拌混凝土前,施工单位实验室人员必须到搅拌室检查配合比
5、是否设置正确。严格按照规范对到场的混凝土进行取样试验。4)混凝土的运输大体积混凝土方量一般都较大,为保证混凝土的顺利浇注,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辆。当混凝土出现离析需要添加外加剂进行调整时,搅拌运输车应进行快速搅拌,搅拌时间应不小于120s。运输途中严禁向混凝土中加水。五、冷凝管设置8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除采取掺加高性能减水剂、粉煤灰等外加剂措施减少水化热外,还必须在混凝土内部布设冷凝管,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1.冷凝管布设房屋建筑筏板基础根据实际情况一般采用内径DN20~DN32的镀锌钢管作冷凝水管,端头攻丝,并以弯管接头和直管接头连接。水管冷却法的排列方
6、式一般采用矩形和梅花型两种,冷凝管的间距层间距为1.0m,水平间距为1.5m。连接时应牢固,并缠好冷胶带防漏水,将冷凝管与钢筋固定牢固以防止混凝土灌注、捣固时影响造成失效。在冷凝管的进出水口各设置一道阀门,以控制进水的方向和流量。2.水管冷却的通水方式冷凝管通水必须选派专人负责。混凝土灌注完毕表面初凝后即开始通冷却水,保证从进水口进入的水是冷水(常温水),进出水口每8小时交换一次,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比较均一,降低温度裂缝出现的可能性。冷凝水通水4天以上,直到出水口水温降到常温为止。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1、施工段的划分除根据设计后浇带的设置方式需划分为两(几)个施工段外
7、,其余部位不得出现施工缝。2、混凝土的浇筑(1)一般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多台泵施工,8输送泵(地泵)或车载泵(天泵),或两种泵组合施工。要明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浇注方向。(2)为便于散热,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区定点、一个坡度、循序推进、分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浇筑工艺。根据泵车布料杆的长度,划定浇筑区域,每台泵车负责本区域混凝土浇筑。浇筑时先在一个部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动,然后在其坡面上连续浇筑,循序推进,以使每车混凝土都浇筑在前一车混凝土形成的坡面上,确保每层混凝土之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