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级水生生物学课程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级水生生物学》课程论文题目:维生素C在水产领域的研究进展姓名:文正勇院系:水产学院专业:水产养殖学年级:2012级学号:2012308110029授课教师:王春芳11维生素C在水产领域的研究进展摘要:维生素C是水产动物维持生理机能所必需的微量成分,在部分水产动物体内可以合成,近年来对其研究较多。本文着重介绍维生素C在水产动物在养殖过程中所发挥的生理作用及机制,常见养殖品种所需维生素C的量及其缺乏症,及维生素C在饲料中的应用。关键词:维生素C水产动物生理作用缺乏症研究进展Abstract:VitaminCisanec
2、essarytracecomponentsforaquaticanimaltomaintainphysiologicalfunction,itcanbecomposeinsomeAquaticanimalbody,recentyearshavemakealotstudiesonit.ThispaperintroducesthephysiologicalfunctionandmechanismandavailabilityofvitaminCtoaquaticanimalinthebreedingprocessempha
3、tically,thequantitydemandedofvitaminCwithcommenvarietiesbreedinganditsdeficiencydisease.LasttointroducetheapplicationofVitaminCoffeed.Keyword:VitaminCaquaticanimalphysiologicalfunctiondeficiencydiseaseresearchprogress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因其对坏血病有防治作用,故又名左旋抗坏血酸。大多数哺乳动物和禽
4、类都能利用D-葡萄糖合成足够数量的Vc,而大多数鱼虾缺乏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不具备合成Vc的能力。自1965年Kitamura等首次通过实验证实水产动物的正常生长需要摄入Vc之后[1][2],人们从营养、抗病、抗应激及繁殖等方面对水产动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Vc在水产动物上的研究作一综述。1水产动物Vc的合成能力为了了解水产动物体内Vc的合成能力,日本学者池田等人在鲤鱼和狮鱼体内注射D-葡萄糖-1-14C和D-葡萄糖醛酸内酯-6-14C,经一段时间后,测定其内脏Vc含量,结果表明:鲤和鱼师鱼能用上述糖为原料合成Vc
5、,但合成能力非常低,只有老鼠内脏含量的1/7。大量的研究证明:在动物体内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是决定动物能否合成Vc的决定性酶。水产动物体内是否存在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是判定动物能否合成Vc的关键[3]。在湖鲟(Acipenserful-vescens)[4]、蓝色罗非鱼(Oreochromisaureas)[5]、金鱼[6,7]、淡水黄貂鱼(Potamotrygonsp.C)、南美肺鱼(Lepidosirenparadoxa)[3]体内发现存在L-古糖酸内酯氧化酶活性,并能够合成Vc。Yamamoto等[6]和Th
6、amase等[7]报道:鲤鱼合成Vc的场所为肝脏和肾脏,湖鲟[4]、淡水黄貂鱼、南美肺鱼[3]Vc的合成场所主要在后肾,而相当一部分水产动物则不能在体内合成Vc[1-3,8,9]。其原因可能是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基因缺损所致[9,10]。112 Vc的生理作用及机制Vc是鱼和虾类所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与激素合成、矿物质吸收、新陈代谢有密切关系,并且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坏血病、保护微血管、促进伤口愈合。Vc在甲壳生长及蛋白质代谢中也起重要的作用。2.1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Vc可脱氢成为脱氢抗坏血酸,在鱼体内脱氢抗
7、坏血酸很容易被-SH基还原成还原型L-抗坏血酸自成一个氧化还原体系。Kanagu[11]等试验表明,Vc缺乏将导致新陈代谢紊乱。2.2免疫增强作用Vc能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机能提高抗病力。其机制是Vc对白细胞吞噬活性、抗体合成等都有激活作用。艾庆辉等[12]研究表明,Vc在一定范围内对体液免疫具有促进作用,但是过量或不足都将引起抑制作用。Vc还能提高水产动物的抗应激能力。2.3参与细胞间质的形成Vc是脯氨酸羟基化酶的辅酶,有利于脯氨酸羟基化酶形成羟脯氨酸。由于羟脯氮酸是胶原蛋白中含量较多的成分,因此Vc可促进胶原蛋白的合
8、成,有助于促进胶原组织如骨、结缔组织、软骨、壳等细胞间质的形成。Soliman等[13]的研究证明,当鱼虾摄人Vc不足时,胶原蛋白的合成减少,引起毛细血管脆性增加,通透性增大,皮下、肌肉、胃肠黏膜出血,表现出坏血病症状。2.4对水产动物的繁育性能的作用目前Vc影响鱼虾繁殖力的作用机制尚不是很清楚。可能是在卵生成过程中或胚胎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