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723296
大小:600.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28
《【学习】新规范方案条件下的钢筋弯钩及弯折的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新规范条件下的钢筋弯钩及弯折的计算 随着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的实施,国家强制性标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有了更为专业的指导和更为明确的规定,相比于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5.3.1条,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第5.3.5条对钢筋加工的“弯弧内直径”有了更为详细的说明,因此新规范条件下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也有了新的计算。 “旧版”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5.3.
2、1条(下图1)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新版”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第5.3.5条(下图2)一、传统计算公式的推导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谈到我国各种教科书中出现的推导过程,其实并不是出自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5.3.1条的规定,其推导起源可以追述到GB50204-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3.3.3条(下图3)甚至更早,但是业内普遍有一个错误的认识,那就是大众都在认为【弯钩增加长度】任何时候都是个固定的数,其罪魁祸首应该就是那句被忽略的“规范规定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
3、径d的2.5倍,此处暂按规范的最小要求D=2.5d进行推导”。这句话的意思是仅按其中一种情况进行推导,其它情况类同。但是随着这个推导过程被不断的“转载”和“复制”,这个“暂按”也逐渐被大家所遗忘了,【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也深入人心的成为了一个固定的数,以至于从92版GB50204规范发行至今的20年间,也很少有人意识到D=2.5d仅是适用于HPB235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即常用的11.9d只适用于HPB235级钢筋)。以下首先介绍一下过去规则下135度弯钩的【弯钩增加长度】和90度弯折的【弯曲调整值】的推导过程,进而为学习新规则下的推导过程起到帮助作用。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
4、ORD格式..可编辑1、过去135度【弯钩增加长度】的计算过程(推导过程所用的代号示意如下图4所示)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1)传统推导过程多是以外皮度量后计算【弯钩增加长度】,“外皮度量后”也就是(A+B)*2-8*bhc+8d,如下图5绿色线形状(注意是矩形),其指的是箍筋外皮。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2)以其中一个弯钩为例,在上图之基础上,扣减一个箍筋直径(d)和半个弯弧直径(D/2),形成如下图6之结果。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3)再增加一段弯弧部分的长度(箍筋中心线所在圆的周长*135度/360度),如下图7。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
5、RD格式..可编辑4)最后增加一个【平直段长度】,一个弯钩的整个长度就计算完了,如下图8。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平直段长度】的规定可参照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第5.3.6条,预算时一般抗震情况下取max(10d,75mm),非抗震情况下取5d,如下附图9。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将以上之过程的第二步和第三步合并到一起,就是-d-D/2+2*3.1416*(D/2+d/2)*135/360,这个结果在业内被称为【量度差值】,当弯弧内直径(D)取箍筋直径(d)的2.5倍时(即D=2.5d),其结果为1.87d,一般取1.9d,
6、当【平直段长度】取10d时,一个弯钩的【弯钩增加长度】(【弯钩增加长度】=【量度差值】+【平直段长度】)为1.9d+10d=11.9d(注意这只是D=2.5d时的情况,如最上方的附图1还有其它情况)。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2、过去90度【弯曲调整值】的计算过程通过上述推导过程,也许各位读者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计算结果中,两个135度弯钩位置的结果是按照中心线长度计算的,而三个直角弯折位置的结果却是按照箍筋外皮位置计算的,如下附图10。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把三个直角位置的计算结果从外皮尺寸过度到中轴线尺寸,这里就需要扣减三个【弯曲调整值】,【弯
7、曲调整值】的推导过程如下附图11所示。当弯弧内直径(D)取箍筋直径(d)的2.5倍时(即D=2.5d),其结果为1.7511d,(一个90度弯折部位的【弯曲调整值】)一般取1.75d。3、结论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综合上述内容,箍筋中轴线计算长度即为(A+B)*2-8*bhc+8d后,再加上2*11.9d,再减去3*1.75d。以上即为传统的箍筋公式的推导过程,需要注意的是,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钢筋弯折位置按外皮尺寸计算,因此使用的公式多数为不扣减【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