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714232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8
《法学研究新理念:以利益平衡为中心的法学语义实践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法学研究新理念:以利益平衡为中心的法学语义实践摘要:法起源问题的争论实质只是语义学上的分岐。意识形态化的僵硬认识妨碍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实践活动,利益主体迅速多元化的现实条件,以利益衡平、引导和协调为核心的法学理念应当成为法学研究和实践的核心路径。关键词:法的起源;语义实践;利益衡平;法学研究对法的起源问题,历史上一直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单从词面语义看,似乎各家所言都各有所本,都不能轻率否定。实际上在这些争论的背后,与其说是理论识见的不同,不如说是究于语义的分岐,因为语义的功用是随着语词实践目的不同而不同的。不同的使
2、用目的或使用重点自然会导致词语含义的变化和不同。法起源问题的认识分歧,实际只是各家表述语义的不同,然而却被无端抹上了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对法起源的认识已变成了一种僵硬的教条,进而影响和束缚了法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角度。用这样僵硬的理论去分析我国目前异常活跃生动的司法现实,常会使人得出法学理论已力不从心的感觉。实际上,我国利益主体迅速多元化的现实,已决定了法学的分析起点应以此为本。法学始终在实践中发展,追随实践而进步。法学语词的实际涵义也始终会在实践中发展变化。法学研究不能也不应以过去的语词涵义来妨碍现实的能动
3、实践。从法起源问题的语义分歧上,我们或可从中窥见当前法学研究的一条必由之道;以利益衡平为中心的法学语义实践。1、马克思对法起源问题的论说及语义学前定马克思主义对法起源问题的认识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和维护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而形成的规范体系的起始和本原1.这段话鲜明的凸显了马克思分析法和国家的目的:阶级关系。正是主要针对这个目的,马克思对法和国家的定义都以阶级的出现为限,即法是阶级统治工具,而国家是阶级社会中公共权力
4、和强制机关的总和。这个说法实际上有一个语义学前定:即它服务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缺陷的揭露和批判,服务于马克思以阶级分析为工具的社会矛盾深层认识。以此为目的,马克思对“法”词汇的使用明显有着语义上的限制,即它不必然适用于一切有法现象出现的场合,不必然适用于阶级社会出现之前和消失之后;它主要针对阶级分析而有效,除此之外的场合它也不必然是对法现象应有内涵的全部概括和完整定义。2、法的起源问题论争表象下的语义分歧现代论者从与马克思不同的角度出发,认为:最早,群居以求生存的人类,其习惯、道德、宗教和法律是处于同一母体之中的,
5、四者不可能清晰分辨彼此的界限。只是在随后社会的进化中,四者才逐渐有了区别,即单属于一者而不在与它者交集之中的内容2.这些单属一者的内容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而不断扩大,但直至今天,也不能说四者完全脱离于其它而没有与它者的交集或互融。随着家庭扩展为家族,再合并为氏族,再为部落和更大的部落联盟,在这里面,到底可以说那一层次上的群体联合,才可称之为国,而另外层次上的群体联合,就不能呢?因此他们认为,为国家在这里的语词定义是模糊的。这些由小及大的人群联合之后,家庭之间、氏族之间、部落之间发生的利益冲突、矛盾如何协调、解决呢?
6、那必然要交由他们之间共同的政治强权来保证,这种需要由共同政治强权(家长、氏族会议、长老院)来协调的利益冲突解决方式,就已经是法律了。从语词涵义的形成上说,来自国家的较强强制力构成法律,来自社会的较弱强制力形成习惯、道德和宗教——但这只是一个逐渐进化与区别的过程,强要认定哪一阶段才是法起源明确的开始是无味的。所以他们认为,法的起源如同国家的起源一样,也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以上只是一个语义学意义上鲜明分歧的小例子,从另外一种语义学角度出发,我们会发现它必然导致另外一种对法起源的认识,既法是社会中冲突利益的平衡、分配和确
7、认,而国家只是一种人类群体共同时的政治强权。这样,法就必然不是随着阶级的出现而起源。我们会发现,这实际上只是一个语义学上的分歧而已:你定义法为A,国家为B,然后法的起源为与A、B强烈相关的C;若你定义法为M,国家为N,那法的起源L当然就会与前述之C大大不同,这时你去惊讶L与C的不同,却忽视那语义前定条件的不同,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的。这样的关于法完全不同的定义、关于法起源的分歧说法,它的意义只能是完全语义学上的,不应该被戴上任何种类的意识形态有色眼镜,分歧本身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什么错误,我们在忽略马克思使用“法”
8、词汇分析目的和语义前定的前提下,却要求它适应一切有法现象出现的场合,要求它是对法现象所有内涵的全都概括和完整定义——这才是歪曲马克思主义,才是刻舟求剑。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在于它历史的、唯物的求实光辉,而不是任何僵硬教条的奉纸上文字为圭臬、断章取义的割裂理解。3、实践语义学主张的现实意义我们使用语词分析目的的不同,使语词在含义上有了不同的使用。这样语词在实际使用中其含义区别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