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构造的变形变位机制

大陆构造的变形变位机制

ID:26690916

大小:7.18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8-11-28

大陆构造的变形变位机制_第1页
大陆构造的变形变位机制_第2页
大陆构造的变形变位机制_第3页
大陆构造的变形变位机制_第4页
大陆构造的变形变位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陆构造的变形变位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大陆构造的变形、 变位及其动力学机制万天丰2011中国大地构造的主要特色小地块多拼合板块内强变形一、板内变形的动力学机制特征影响因素动力学机制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许多小陆块所组成。一系列强烈的褶皱、断裂(包括逆掩断层)或十分微弱的构造变形(仅发育张、剪节理),强度不同的构造变形常常可以混杂地组合在一起(并非带状)陆内构造变形可深入大陆数千千米发育了各类岩浆活动,动力变质作用板内变形的强度,明显地低于板块之间的俯冲带或陆-陆碰撞带的(缩短或位移量达数百-上千千米),板内断裂活动的某一构造阶段最大断距或位移距离一般为数

2、十千米大陆板内变形比较强烈的影响因素(1)、中国大陆是由37个小陆块所组成、构造稳定性差;(2)、沉积盖层厚度不均一、陆块上部岩石强度较低;(3)、陆块经受了多期碰撞、拼合,基底断裂与弱化带的构造继承性,基底构造影响盖层构造;(4)、元古代以来,尤其是中生代以来,周邻板块构造作用较强,板内应力场多期次、多方向地发生变化。T印支期J-K11燕山期陆壳陆幔型岩石圈陆壳洋幔型岩石圈大洋岩石圈K12-E1四川期E2-3华北期N-Q1喜马拉雅期Q2-4新构造期一、板内变形的动力学机制板块俯冲模式(BurchfielandDavis,1

3、975;Livacari,BurkandSengör,1981)或碰撞(DunlapandTeyssier,1995),600km;地幔羽上升、壳-幔拆离和陆内俯冲模式(Martin,1983;邓晋福,1996);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模式(England,1987;BenandvanderPluijm,1997)2000km;北美边部,300km内,由100MPa降为30MPa。一、板内变形的动力学机制-板块构造作用的远程效应5000km减少90MPa,每100km减少1.8MPa塑性变形与弹性变形的传播岩石塑性(永久)变形(

4、流变),晶格位错为主,消耗能量,应力值降低,岩石强度低,密度小,变形易于传播得远,速度慢。造成不同地区构造强变形的时间不同岩石弹性变形,质点震动岩石密度大、强度大,地震波易于传播(速度快,传播远)老弱化带的基础上发育 新的构造变形岩石圈内的基底构造控制盖层构造老断裂在新应力场作用下重新活动较多(新生断裂较小),最大主应力方向与新断裂的夹角很小,因而新的生长断层其优选方向可指示当时区域最大主应力方向老弱化带的基础上发育 新的构造变形仰冲的逆断层之上可形成背斜,古断裂和盖层厚的地方发生强板内变形,稳定地块上浅层构造滑脱密度大的古

5、地块成盆地,古代的强构造变形-岩浆带(花岗质)成山只有少量断裂为新生的,研究中、新生代的,一定要关注古老的构造基础与演化新最大主压应力与断层走向几乎平行二、陆-陆碰撞带研究多次(>13次)会聚、俯冲或碰撞中朝板块内-1800Ma,扬子板块内(南北)-1000Ma,祁连山-阿尔金带400Ma,华夏板块完成拼合400Ma,阿尔泰-额尔古纳、天山-兴安带300-260Ma秦岭-大别带800,400俯冲;205Ma碰撞,绍兴-十万大山带–800俯冲,400?220Ma碰撞澜沧江220金沙江255-227Ma完达山150-140Ma,

6、班公-怒江90~50Ma,喜马拉雅~34Ma鳄鱼Crocodile(楔状Wedging、对冲Ramp)构造金沙江(赵永贵、钟大赉等,1992)龙门山(Caietal.,1997)秦岭(袁学诚,1997)祁连山(Wangetal.,1997)阿尔金山(蔡学林等,1998)天山(邵学忠等,1996)喜马拉雅山(滕吉文等,1996)加拿大阿帕拉契亚(林寿发,1994)澜沧江金沙江楔状(wedging)或鳄鱼式(crocodile)碰撞带构造赵永贵等1992;钟大赉,1998秦岭-大别碰撞带平面展布(Indentation)碰撞带平

7、面展布曲折不同地段对冲方式不同秦岭-大别碰撞带深部 楔状(鳄鱼式)构造扬子板块俯冲到秦岭地块之下中朝板块俯冲秦岭地块到之下东秦岭南阳-邓州地震剖面扬子板块楔入秦岭地块之中地壳中朝板块俯冲到秦岭地块之下大别山段,扬子板块楔入中朝板块的上地壳诸城-青岛段,中朝板块楔入扬子板块的中地壳(<80km)构造混杂岩带,一系列断片多期次变质、变形 大比例尺构造研究及其测年构造岩同位素测年的复杂性Os-Re法,适合古老的年代Sm-Nd法,可反映多次热事件U-Pb法,微区测定继承锆石(SHRIMP)Ar-Ar法,过剩Ar(石英,伊利石),微区

8、研究,大于100Ma较好Pb-Pb法,物源K-Ar法,中新生代较适用同构造期变质矿物的挑选是关键(糜棱岩、韧性剪切带,矿物标型特征研究)研究适合于中国碰撞带的 地化图解, 谨慎使用已有地化-构造图解岛弧与板内岩浆带差别? 大洋玄武岩与幔源玄武岩的区别?大力加强微量元素与微区研究运动量估算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