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化隆县山地农田林网营造技术及效益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化隆县山地农田林网营造技术及效益分析摘要通过对化隆县浅山、脑山地区农田林网营造技术的探讨,并进行综合效益分析比较,得出最佳方案,对今后全县山地农田林网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山地农田林网;营造技术;效益分析;青海化隆 化隆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全县辖17个乡镇和2个管委会,总人口24.6万人,土地总面积2740km2。境内平均海拔2600m以上,平均气温2.2℃,最低气温-10.7℃,最高气温13.5℃,平均降雨量464mm,多集中在7—9月,蒸发量1241mm,无霜期仅为89d,总的气侯特点是干旱、少雨、寒冷、无霜期
2、短、蒸发量大。现将化隆县山地农田林网营造技术及效益分析总结如下。 1山地农田林网营造技术 1.1营造类型 一是浅山阴坡半阴坡。坡度15~25°,农田与宜林地相间,宜林坡面积较大。农田宽10~15m,间坡度3~5m,海拔2450~2700m,年平均气温2.8~4.4℃,年平均降水量350~450mm,植物生长期160d左右,土壤多为栗钙土,土层深厚,通气性好,无灌溉条件。在这类地区营造山地林网需提前整地,整地方式以小反坡梯田为主,宽1.5m,反坡度3~5°,每个间坡可挖2~3条,在小反坡梯田的外沿栽植青杨,株距1.5m,还可与沙棘混交,提高保护农田、保持水
3、土的生态效益[1-2]。二是浅山水平梯田。这类地区的地埂都是推积的虚土,通气性好,有机含量高,田埂宽度小,一般在1.5m左右,而且坡度较大,因此在栽植林网时,一般沿地埂栽1~2行树木,在坡面栽植柳、沙棘等灌木树种不仅可以防护农田发挥生态作用,而且还可以稳固地埂,防止塌陷滑坡。三是脑山、半脑山平地。海拔2800~2950m,年降水量550mm左右,气候温湿凉爽,土质好,多为黑钙土和暗粟钙土,有机质含量高,地埂多在1~2m,坡度5°左右,营造农田林网一般是以地埂和田间道路为植树基线。一般栽植1~2行树木,行距以30m为宜。四是脑山缓坡沟湾。这类地型农田与荒坡相间,
4、荒坡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多为1∶7,坡度6~15°,土壤为黑钙土,气候温凉、湿润,植物生长期145d,年平均气温为0.7~2.4℃。在这类地区营造农田林网,为不破坏植被,一般只需要大坑整地,株行距1.5m×2.0m,每条间坡可栽植林网树2~3行。 1.2树种选择 在树种选择上,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以乡土树种青杨为主。低位浅山地区还可以选用新疆杨,有些地区可与沙棘混交,以提高效益。 1.3布局与规划 山地农田林网建设的布局,应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实行田、林、路、渠统一规划,将护路、护渠、护田埂、护田林都纳入农田防护林体系之中,以不占或少占耕地为出发点,统盘考
5、虑[3-4]。一是主林带。山地多为向阳避风,宽窄不一,应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规划林带,主林带与山沟走向垂直,林带结构为株行距2m×2m,3~4行乔灌混交型的疏适结构。副林带沿地边、渠旁、路侧栽植1~2行,组成“小网络,窄林带”的农田防护屏障。二是护路林。利用路两侧种植1~2行树木,呈“品”字型两侧分布,靠近路边坡或排水渠沿,栽植1行树木。三是护渠林。针对支渠和毛渠较多的实际,争取将主林带设在支渠两旁,副林带与毛渠相结合[5-6]。鉴于化隆县山地大多数与宜林荒坡相间,因此农田林网建设与荒山造林相结合,实行水、田、林统一规划,能乔则乔,能灌则灌,乔灌结合,
6、建成森林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相结合的农业生态系统。2效益分析 2.1经济效益 山地营造农田林网一般12~14年长成椽材,农田可栽植树木675株/hm2,保存600株/hm2。13年进行第1次隔株间伐,20年后长成檩材皆伐更新,则每年可收入1995元/hm2;另外,林网控制区农田一般可增产10%,按全县山地未林网化农田平均产量3000kg/hm2测算,增产粮食300kg/hm2;林网年可提供枝条薪材1200kg/hm2,按1.2元/kg计,价值为1440元/hm2。 2.2生态效益 一是降低风速。有林网庇护比空旷地风速减弱20%~40%,减弱最大的地方
7、是在林地平均树高处,可减弱45%~55%。二是减少蒸发,提高湿度,有利于保墒。据调查,有林网的农田日蒸发量比空旷地减少20%~30%,如果是在阴雨连绵的天气,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林网内的蒸发量反而比空旷地高,这主要是因为冷空气通过,平流降温,林网内温度比空旷地高的缘故。三是抵御灾害性天气。低温阴雨,大风常会引起小麦倒伏和病虫害的传播,影响产量。林网可有效降低风速,减少作物倒伏和病虫害的传播。四是由于林网降低风速,保护区内乱流交换作用减弱,导致小气候的改变,从而延长植物生长期。五是营造山地林网可以使坡耕地减少水土流失,使作物免受水冲淤埋。六是山地农田林网
8、还可以提高植被盖度,增加森林覆盖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