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教育的孩子”和“好教育的孩子”

“难教育的孩子”和“好教育的孩子”

ID:26678316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8

“难教育的孩子”和“好教育的孩子”  _第1页
“难教育的孩子”和“好教育的孩子”  _第2页
“难教育的孩子”和“好教育的孩子”  _第3页
“难教育的孩子”和“好教育的孩子”  _第4页
资源描述:

《“难教育的孩子”和“好教育的孩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难教育的孩子”和“好教育的孩子”摘要:教育家韩凤珍说过:“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  关键词:换位思考自尊心循序渐进    近年来,江苏洋思中学办学思想之一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非常流行,成为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和听到“难教育的孩子”和“好教育的孩子”这个问题。“好教育的孩子”大家谈得少,而关于“难教育的孩子”却常常挂在嘴边。其实,“难教育的孩子”也就是原来的“差生”,现在叫“学困生”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一个难以解决的“惑”。 

2、 我认为,在一个优秀教师眼中,学校中应该没有“学困生”。因为,没有永远不进步的学生。学困生不是不可雕的朽木,也不是永远无可救药。关键在于如何去面对这些学困生,如何去“解决”这些学困生。而我们一旦把这个问题处理好了,我们就会如虎添翼,左右逢源。  首先,教师要敢于和善于“换位思考”,自己站在学困生的角度去认识问题。例如:课上多说一声“请回答”“请坐下”“你的问题回答得很好,比我预想的好多了”等等,这本身就会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当学困生遇到了困难时,要循循善诱、耐心辅导;当学困生发表了不同意见时,要虚心听取,客观评价;当学困生做错时,不挖苦,不讽刺,和他们一起讨论,启发寻找错因,直到弄懂为

3、止。以教师的良好的情绪感染他们,使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心态。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室和几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墙上张贴“小学生守则”,让学生在下边看齐不齐。完毕后,我下来看了看,其实不是特别整齐,可我还是说:“你们的眼比木匠的眼还厉害,很好,很整齐。”没想到这句话有了大效果,这些一贯被看不起的学生突然间有了自豪感,跟我的距离也一下子拉近了。  其次,了解是基础,尊重是前提,转变是目的。在实际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困生积极参与。学困生在学习活动中,很少有成功的体验,考试失败多,作业错误多,屡屡的错误和失败,使他们灰心丧气,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差生的闪光点,一旦发现他们的进

4、步,哪怕是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与肯定和鼓励;而且还要善于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教学中可挑一些“跳一跳”基本能“摘到果子”的问题给他们做。我在教学中,遇到回答不上问题的学生,从来就不让他们轻易地坐下。首先是老师启发他,最好能答上来。如果还是不行,我就让他指定一名学生替他回答,这样拉近了学生之间的感情。然后问他懂了没有。这还不算,我还要让学生自己再回答一遍,这次能回答上来才算真正学会。总之一个目的,就是让“难教育的孩子”有成就感,不能永远学不会。第三,培养一颗真正的“自尊性”。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是因为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遭受“白眼”,总觉得老师不喜欢他们,不是一视同仁。久而

5、久之产生对立情绪,与老师正确的引导唱“对台戏”,产生厌学情绪。这样的学困生纪律越来越松散,在学校度日如年。转变学困生,教师要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学困生常有一种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因学习成绩差而羞于见老师,更不会主动问老师问题,久而久之,问题会越积越多,思想包袱会愈来愈重,学习会愈来愈困难。因而,对于“难教育的孩子”,我在平时非常注意多主动接触他们,向他们提问,找机会与他们接近交谈,以博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消灭他们的自卑感和恐惧感。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让学困生“亲其师,信其道”。我常讲“人格魅力”这个词,就是告诫要

6、注意教育引导的方法,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关心和体贴他们,培养他们坚定学习的信心。  第四,学会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学困生知识“欠账多”,认识能力差,思维能力弱,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暴露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即降低起点,采用慢镜头、小步子的手段,给学困生搭起思维的台阶,使他们拾级而上。  作为一名教师,我知道,学生之间的素质是有区别的。“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人人成才”才是一个老师应该具备的目标。让每个学生在各个方面体会到师之爱,学生才会产生前进的动力。因此可以说,世界上没有难教育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只有把“难教育的孩子”变成“好教育的孩子”,我们才

7、能对得起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