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用土问题的探讨1

关于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用土问题的探讨1

ID:26673488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8

关于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用土问题的探讨1  _第1页
关于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用土问题的探讨1  _第2页
关于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用土问题的探讨1  _第3页
关于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用土问题的探讨1  _第4页
关于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用土问题的探讨1  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用土问题的探讨1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用土问题的探讨1摘要:在园林绿化中,结合自身特点,对土壤的使用和质量要求应尊重自然,合理规划,寻求人与生存环境之间的最佳关系,开发建设时,好的土壤应储备,建立土壤信息共享网,合理调配,实施绿化用土储备制度。对土壤较差地实行生态改良,确保园林绿化土壤的优质合理使用。  关键词:园林绿化;土壤改良;优质;储备  Abstract:Inthebotanicalgardenafforestation,unifiesoent,entbestrelations,thedevelopmentconstruction,thegoodsoilsho

2、uldstockpile,establishesthesoilinformationsharingixesreasonably,theimplementationafforests.Implementstheecologyimprovementbadlytothesoil,guaranteesthebotanicalgardenafforestationsoilthehighqualityreasonable.  Keyelioration;highquality;reserve    在城市园林绿化的实施过程中,苗木的种类、规格、外形、栽植与后期管理

3、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而对立基之本的土壤却少有要求或敷衍了事,或土壤质量差,各种建筑与生活垃圾混杂其中;或贫瘠,缺少植物生长所需养料;或者土壤合格但深度不足,难以满足植物生长要求,在这种先天不足的情况下,以现有管理制度与管理条件,奢谈通过后期施肥来改良土壤肯定是不现实的。因此结合园林绿化行业的自身特点,提出以下规划设计为源头,调配与改良为核心,辅助相关机制的系统解决方法。    1尊重自然,倡导场所的个性化设计    现状场地中丰富的地形地貌是地域的特征,如把环境中这些因子纳入设计视野中,尽量避免对环境大动干戈,也许会使设计本身具有更多魅力和特色,也为设

4、计人员的个性展示创造了条件。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不但使地理文脉得到延续,创造了丰富的城市肌理,也为建设时土壤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合理的规划应是寻求人与生存环境之间的最佳关系,当前社会最显著的特征不是发展的规模,而是忽视地形、表土、气流、水文、森林和植被。我们千万不能重蹈别人先污染后治理的旧辙,要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己。    2合理调配,建立信息共享网络    目前大多数城市建设处于快速扩张阶段,每年征用大量农田,建设过程中,由于没有采取相应合理措施,缺乏整体性考虑,浪费了大量优质土壤。较可行的办法是在场地“三通一平”前,对优质

5、表土要保存。场地内如有条件且建设需要用土,可就地中转集中存放,待土建完工后回填至绿地内;若场地有限或无需用土,可就近调配至城市区域内需土地点。城市的建设是一个不间断连续过程,理论上多余土壤能在城市区域内有效地利用而不必运到城外,往返运输不但影响正常的城市生活工作秩序,也造成了能源浪费和空气污染。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时无法消化,可集中运输至城市某一指定场所,储备起来,作为城市绿化的调配用土。要实现上述措施,实现土壤的合理利用,必须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网络,对一个城市的建设有总体地控制与了解,并能统一协调。3生态改良,实施绿化用土储备制度    调配新建设用地

6、的优质土,对于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来说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而从农田取土的后果更严重,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只会使破坏转移化、扩大化。解决城市用土危机的根本途径在于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改良不合格土壤,并根据城市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储备相应量的土壤。还可以对城市代谢物,如能经过一定措施处理,不但能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透气透水性,调节保湿性与酸碱性,固定其中危害人类健康的重金属,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城市区域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物质再利用,体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也是废物处理的一个既经济又环保的途径。①植物垃圾。每年城市中都会有大量的枯枝落叶等植物垃圾,燃

7、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最好的办法是让它进入生物循环链,经粉碎机集中粉碎后,可作生态型铺装材料使用,环保节能,也可沤制成有机肥料,掺入土中改良土壤。②淤泥。城市湖面清淤的淤泥和污水厂沉淀淤泥,富含有机质,但直接使用对植物容易造成伤害,可行的办法是经处理后改良用于绿化用土。③粪便。无害化处理后改良土壤。④污水。结合污水的生态化处理,改良贫瘠土壤,使其恢复成具有生产力的土地。⑤生活垃圾。可转化为有机肥改良土壤。    4区别对待,合理使用优质土壤    更换土壤过深,对植物生长虽然无害,但不是经济的做法。优质土壤是有限的,不同植物对土壤的要求有所不同,乔木、灌

8、木和地被对土壤的深度要求也不同,要区别对待,有效合理地使用。    5配套机制,保证措施的落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