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配电室电气部分毕业设计(1)

ID:26664308

大小:637.35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1-28

变配电室电气部分毕业设计(1)_第1页
变配电室电气部分毕业设计(1)_第2页
变配电室电气部分毕业设计(1)_第3页
变配电室电气部分毕业设计(1)_第4页
变配电室电气部分毕业设计(1)_第5页
资源描述:

《变配电室电气部分毕业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题目——某变配电室电气部分设计一、设计内容及时间安排设计内容时间(天)时间(周)熟悉任务书12周熟悉配电室设计内容1CAD制图与阅图8负荷测算与无功补偿53周配变选择2配变高低压侧接线方式确定2短路计算3导体、电气设备及开关柜选择3绘图和阅图72周整理设计成品1答辩2二、设计成品1.设计书1份2.图纸3张装置式电气主接线图电气设备安装平面图电气设备安装断面图土建工艺图设备基础接地平面布置图等详细见任务书。三、设计成绩评定(一)设计平时成绩(30%)(二)设计成品成绩(30%)(三)答辩成绩(40%)§1配电室概述一、配电室定义指就近实现低压负荷供电的屋内配电装置。(哪些设备

2、组成?)(对建筑有何要求?“实施细则”P15、16)二、配电室设计的内容根据用户计量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哪几种计量方式?)(一)当用户采用高供高量时,设计范围从电源进线至配电室的低压配电屏(柜)止。(二)当用户采用一户一表计量方式时,设计范围从电源进线至用户的计量箱止。三、配电室设计成品概(预)算书+几册图纸,其中,(一)第一册电气一、二次接线图(二)第二册电气设备安装平、断面图(三)第三册电气设备土建工艺图(四)*第四册配电、电缆排管、人孔井、手孔井、户外接地图§1配电室§2负荷统计一、目的(一)确定配变容量;(二)确定无功补偿容量.二、方法:多种《供用电系统》P17、“实施细则

3、”P17、18。何为需要系数?三、要求计算过程列表表示。§2负荷统计三、要求负荷名称负荷性质P(kW)A座B座C座D座教工活动中心S10=(kVA)§3配变的确定一、台数目前,变压器本身的可靠性已很高,单台容量可以做得很大,且单位造价(kVA/元)随单台容量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在确定时,应尽量减少其台数。台数越少,变压器的单台容量即越大,其本体投资将越低,与之配套的电气设备将越少,同时节约了占地面积,简化了配电装置等。《工厂供电设计指导》P41:根据负荷的特点和经济运行要求选择。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装设两台及以上:(一)有大量一级或二级负荷。(二)季节性负荷变化较大,适应采用经

4、济运行方式。(三)集中负荷较大,如大于1250kVA。其它情况下宜装设一台。§3配变的确定有以下几个原则:(《工厂供电设计指导》P41)二、容量(一)装设一台时,应不小于负荷。(二)装设两台主变时,应保证全部的一类、二级负荷供电。计算公式如下:本设计采用:“实施细则”P14、19:负荷率控制在40%—80%,单台容量不得大于630kVA。三、型式三相式、单相式?油浸式、干式?……(“实施细则”P14/15)四、调压方式(《供用电系统》P97)两种1.无载调压:调压范围小、调压级差大、调压不方便。2.有载调压:调压范围大、调压级差小、调压方便。§3配变的确定——《工厂供电设计指导》P

5、41§3配变的确定五、绕组连接方式与接线组别有Y、Δ、Ζ连接三种。本设计变压器低压侧(0.4kV)采用三相四线供电,低压侧三相绕组应采用Y形连接,故10kV绕组采用Δ连接,以改善变压器铁芯磁通波形,改善电能质量。即:本设计变压器的接线组别为:D,yn11。六、中性点运行方式(一)低压侧:0.4kV系统根据相关规定: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二)高压侧:10kV系统在供电变电站10kV系统确定。根据相关规定: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方式。有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两种,通过计算IK(1)大小确定。§3配变的确定七、额定电压本设计变压器为降压变压器,相当于受电设备,故其一次侧额定

6、电压等于受电设备额定电压,取10kV;又由于变压器二次侧额定电压是指其二次侧空载运行时的额定值,考虑到变压器带上负载运行时的电压损耗及电能在线路传输过程中的电压损耗,本设计变压器中压侧的额定电压取高于线路额定电压5%,即0.4kV。故本设计变压器的额定变比为10kV/0.4kV。八、要求结果列表表示。型号额定容量(kVA)额定电压(kV)空载电流(%)阻抗电压(%)高压低压§4无功补偿一、引入原因在电力系统中,很多用电设备都是感性负载,既需要电源向其提供一定的有功功率,还需要电源向其提供一定的无功功率。统计资料表明:需要由无功电源提供的无功功率最多可达系统总无功负荷的两倍左右。(《

7、供用电系统》P89)在电网末端装设无功补偿设备,提高电力网的功率因素。二、补偿原理三、补偿设备同步调相机、静止补偿器、电容器、电抗器等。本设计采用并联电容器组作为无功补偿设备。(“实施细则”P15)§4无功补偿四、补偿目的——提高功率因素的意义(一)提高设备的出力;(二)降低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三)降低电压损耗,改善电压质量等。五、补偿原则(一)就地补偿,分级分区平衡;(二)电业部门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合等。六、补偿方式(一)集中补偿。(二)分散补偿。(三)集中补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变配电室电气部分毕业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题目——某变配电室电气部分设计一、设计内容及时间安排设计内容时间(天)时间(周)熟悉任务书12周熟悉配电室设计内容1CAD制图与阅图8负荷测算与无功补偿53周配变选择2配变高低压侧接线方式确定2短路计算3导体、电气设备及开关柜选择3绘图和阅图72周整理设计成品1答辩2二、设计成品1.设计书1份2.图纸3张装置式电气主接线图电气设备安装平面图电气设备安装断面图土建工艺图设备基础接地平面布置图等详细见任务书。三、设计成绩评定(一)设计平时成绩(30%)(二)设计成品成绩(30%)(三)答辩成绩(40%)§1配电室概述一、配电室定义指就近实现低压负荷供电的屋内配电装置。(哪些设备

2、组成?)(对建筑有何要求?“实施细则”P15、16)二、配电室设计的内容根据用户计量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哪几种计量方式?)(一)当用户采用高供高量时,设计范围从电源进线至配电室的低压配电屏(柜)止。(二)当用户采用一户一表计量方式时,设计范围从电源进线至用户的计量箱止。三、配电室设计成品概(预)算书+几册图纸,其中,(一)第一册电气一、二次接线图(二)第二册电气设备安装平、断面图(三)第三册电气设备土建工艺图(四)*第四册配电、电缆排管、人孔井、手孔井、户外接地图§1配电室§2负荷统计一、目的(一)确定配变容量;(二)确定无功补偿容量.二、方法:多种《供用电系统》P17、“实施细则

3、”P17、18。何为需要系数?三、要求计算过程列表表示。§2负荷统计三、要求负荷名称负荷性质P(kW)A座B座C座D座教工活动中心S10=(kVA)§3配变的确定一、台数目前,变压器本身的可靠性已很高,单台容量可以做得很大,且单位造价(kVA/元)随单台容量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在确定时,应尽量减少其台数。台数越少,变压器的单台容量即越大,其本体投资将越低,与之配套的电气设备将越少,同时节约了占地面积,简化了配电装置等。《工厂供电设计指导》P41:根据负荷的特点和经济运行要求选择。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装设两台及以上:(一)有大量一级或二级负荷。(二)季节性负荷变化较大,适应采用经

4、济运行方式。(三)集中负荷较大,如大于1250kVA。其它情况下宜装设一台。§3配变的确定有以下几个原则:(《工厂供电设计指导》P41)二、容量(一)装设一台时,应不小于负荷。(二)装设两台主变时,应保证全部的一类、二级负荷供电。计算公式如下:本设计采用:“实施细则”P14、19:负荷率控制在40%—80%,单台容量不得大于630kVA。三、型式三相式、单相式?油浸式、干式?……(“实施细则”P14/15)四、调压方式(《供用电系统》P97)两种1.无载调压:调压范围小、调压级差大、调压不方便。2.有载调压:调压范围大、调压级差小、调压方便。§3配变的确定——《工厂供电设计指导》P

5、41§3配变的确定五、绕组连接方式与接线组别有Y、Δ、Ζ连接三种。本设计变压器低压侧(0.4kV)采用三相四线供电,低压侧三相绕组应采用Y形连接,故10kV绕组采用Δ连接,以改善变压器铁芯磁通波形,改善电能质量。即:本设计变压器的接线组别为:D,yn11。六、中性点运行方式(一)低压侧:0.4kV系统根据相关规定: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二)高压侧:10kV系统在供电变电站10kV系统确定。根据相关规定: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方式。有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两种,通过计算IK(1)大小确定。§3配变的确定七、额定电压本设计变压器为降压变压器,相当于受电设备,故其一次侧额定

6、电压等于受电设备额定电压,取10kV;又由于变压器二次侧额定电压是指其二次侧空载运行时的额定值,考虑到变压器带上负载运行时的电压损耗及电能在线路传输过程中的电压损耗,本设计变压器中压侧的额定电压取高于线路额定电压5%,即0.4kV。故本设计变压器的额定变比为10kV/0.4kV。八、要求结果列表表示。型号额定容量(kVA)额定电压(kV)空载电流(%)阻抗电压(%)高压低压§4无功补偿一、引入原因在电力系统中,很多用电设备都是感性负载,既需要电源向其提供一定的有功功率,还需要电源向其提供一定的无功功率。统计资料表明:需要由无功电源提供的无功功率最多可达系统总无功负荷的两倍左右。(《

7、供用电系统》P89)在电网末端装设无功补偿设备,提高电力网的功率因素。二、补偿原理三、补偿设备同步调相机、静止补偿器、电容器、电抗器等。本设计采用并联电容器组作为无功补偿设备。(“实施细则”P15)§4无功补偿四、补偿目的——提高功率因素的意义(一)提高设备的出力;(二)降低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三)降低电压损耗,改善电压质量等。五、补偿原则(一)就地补偿,分级分区平衡;(二)电业部门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合等。六、补偿方式(一)集中补偿。(二)分散补偿。(三)集中补偿。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