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植物榄李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红树林植物榄李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ID:26651887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8

红树林植物榄李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_第1页
红树林植物榄李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_第2页
红树林植物榄李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_第3页
红树林植物榄李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_第4页
红树林植物榄李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树林植物榄李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红树林植物榄李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关键词】红树林;,,榄李;,,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摘要:对红树林植物榄李的花、叶、皮及木质部的研究表明,其主要化学活性成分是三萜、甾醇、单宁及长链脂肪酸。一些化学成分的药理实验表明榄李具有良好的抗炎、抗真菌、抗高血压等作用。  关键词:红树林;榄李;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Abstract:ThepresentpaperrevieicalconstituentsandpharmacoactiveofmangroveplantLamnitzeraracemosa.Thechemicalp

2、ostitionanditspharmacologyofthisplantedicinalvalueofthismangroveplantandexploitthismarinemedicinalplantresource.  Keynitzeraracemosa;Chemicalposition;Biologicalactivity  榄李Lamnitzeraracemosa,俗称滩疤树,为使君子(bretaceae)科榄李(lumnitzeraosa)种〔1〕,灌木或小乔木,树高可达8m。叶匙形或狭倒卵形,顶端圆而微凹入,基部渐

3、狭而下延,四片共生,油润、厚实;茎外有白皮,茎心为红色;花白色,细小而芳香,长椭圆形;果成熟时褐黑色,木质坚硬;种子1颗,圆柱状,种皮棕色。分布于东非热带、亚洲热带、马达加斯加、大洋洲北部和波利尼西亚至马来西亚,中国主要分布在海南、广西、广东、台湾和福建等省区沿海一带的含盐较低、远离水域靠近陆地的红树林区的边缘〔2〕。长期以来,榄李主要用作建筑材料和燃料,叶子可食用,因而其主要是作为经济林树种被人们利用。然而,榄李也具有不容忽视的潜在的药用价值,树液可治鹅口疮、雪口病,民间主要用于治疗疱疹、疥疮。榄李作为海洋药用植物,虽然已被《海洋

4、药物》〔3〕杂志报道,但其药用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榄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较少,大部分的文献着重于植物学分类及生态环境方面。而对它的化学成分的研究,较早可追朔到20世纪70年代末S.G和PatraG等〔4〕人为对其植物学分类而进行的化学成分的研究,20多年来天然产物学家们为了阐明它的结构和活性而对它的叶、皮、茎、花进行了不懈的研究,使榄李的结构图谱初具雏型,一些化学活性成分也得了进一步的探讨。  1化学成分  迄今为止,从榄李中得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三萜类、无环单萜类、脂肪酸类、甾醇类、类黄酮类以及单宁类,其中尤以单宁类

5、含量突出。  1.1单宁类〔5〕榄李中存在大量的单宁,其中皮中的含量最高,在95%乙醇提取物中约占总重量的80%,可以说榄李是丰富的单宁源。Lin,Tachen等人在研究榄李叶抗高血压活性中分离得到11个单宁类化合物,它们都属于可水解性单宁〔6,7〕。其中属于没食子酸类中的五倍子鞣质的有:1,2,3,4,6五O没食子酰基D葡萄糖(8),属于没食子酸类中没食子鞣质的有:2,3二O没食子酰基D葡萄糖(5)、1,2,3,6四O没食子酰基D葡萄糖(6)、3,4,6四O没食子酰基D葡萄糖(7)、2,3(S)六羟基联苯二甲酰基D葡萄糖(9),属

6、于鞣花鞣质中的六羟基联苯二甲酰基鞣花鞣质的有:鞣云实素corilagin(1)、栗木鞣花酸castalagin(11),属于鞣花鞣质中的开环六羟基联苯二甲酰基鞣花鞣质的有:诃黎勒酸chebulagicacid(2)、诃黎勒鞣花酸chebulinicacid(3)、新诃黎勒鞣花酸neochebulinicacid(4),此外还得到了一个其它类型的鞣花鞣质punicalagin(10)。结构如图1所示:  图1榄李中的单宁类结构(略)    1.2芳香酸类见图2。苯环类的有杨酸甲酯,3(4hydroxyphenyl)propy13(3,

7、4dihydroxyphenyl)propionate,其中后者于2003年从榄李茎中首次分离得到〔8〕。  1.3类胡萝卜类〔9〕氧代异氟尔酮(oxoisophorone)是在花中检测到的,其结构与类胡萝卜素衍生物较为接近。结果见图3。  图2榄李中的芳香酸类结构(略)  图3榄李中的类胡萝卜素类结构(略)  1.4三萜类多数三萜被认为是由6个异戊二烯(30个碳)缩合而成的,其结构见图4。该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20世纪70年代末,S.G.和Patra,G.等人分别研究了Sunderban和Kakinada两个不同地区的榄李的

8、树皮和树叶〔4〕,分离得到的三萜类化合物主要为五环三萜类,其中齐墩果烷型的有β香树脂醇,蒲公英萜醇,无羁萜,羽扇豆烷型的有桦木醇。这些三萜化合物普通存在于高等植物中。见表1。  表1印度两个不同地区榄李化学成分用含量(略)  此外,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