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635958
大小:67.4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8
《新旧版本各有佳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旧版本各有佳妙梦回红楼皆遗憾《红楼梦》为什么要叫《红楼梦》?百余年来,以此著书立说者不见穷尽,至今仍是个谜。也许,就是这说不清道不明让这部名著显得幽深而不可彻悟。87版的《红楼梦》也正是如此。为何称其经典,众说纷纭,又人云亦云,这种强化效应造就了它的永恒。当我们沉醉于这种永恒,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抗拒着现实对旧梦的拆解、重演,新版《红楼梦》的命运就已注定坎坷了。固守或忘却都是一种失策,唯有新与旧的呼应,才能为我们提供发现更多美好的机会。台前较量:演员形象差千里三年前,陈晓旭的突然离世好似轻轻拨动了观众
2、心中沉默已久的那根弦。各大媒体都不嫌词汇贫乏地用了“林妹妹香消玉殒”作为新闻标题,别无它词,只因太过贴切。去问二十多年前的那批观众,他们最爱《红楼梦》里的谁?十有八九都会说出宝黛二字,可见欧阳奋强与陈晓旭功不可没。当时只有十来岁的欧阳奋强一眼被导演王扶林相中,完全凭着那张乖巧而略带脂粉气的娃娃脸,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更显天真无邪。喊一声“宝二爷”完全像是呼唤自家小孩的味道。再看当时的陈晓旭,一副面无血色的瓜子脸,走路说话都弱不禁风,多愁善感、哭哭啼啼,让人随时都生出怜悯之心。就连导演也大叹可遇不可
3、求,天上真的掉下了一个林妹妹。从拍摄到热播,从剧组到观众,人们都把欧阳奋强与陈晓旭当成是令人艳羡的天生一对。可以说,至今这对经典的荧屏情侣形象因为太过深入人心而从未被超越。当然,旧版《红楼梦》在选角上的成功不仅限于这对金童玉女,其中尤以邓婕饰演的王熙凤赞誉最多。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李少红也不得不承认,在她的心目中,邓婕仍然是王熙凤的最佳人选。李少红的感慨并非逢场作戏,当她从胡玫手中接下这摊子,就深知这帮选秀新人先天不足的严重程度。新版剧集才开局,观众便横挑鼻子竖挑眼地挑剔起演员的不靠谱。如少年黛玉肥得
4、如少妇,少年贾宝玉梳着非洲小辫,秦可卿就像一蜘蛛精,贾母的眼神好像老巫婆……最雷人的还是那黛玉吐水戏,简直就是小燕子附体,好歹人家也是个大家闺秀,怎可如此没有涵养。尽管新版为尊重原著,将“宝黛钗”的年龄细分由适龄演员扮演,但演员的形象与出戏问题仍然是一道硬伤。新剧唯一值得称道的似乎就是画面的素质了,荣宁府的富丽堂皇、演员们花哨的妆扮以及太虚幻境的特技再现,真是赏心悦目极了。事实证明,拍大戏就要舍得烧钱。幕后功课:真诚变味忙炒作对旧版《红楼梦》的肯定多少有点“苦情分”,在那个物质条件相对落后的年代,导
5、演与演员不为名利为艺术的品质更得以凸显。几年前,央视《艺术人生》栏目制作了两期“《红楼梦》二十年再聚首”的特别节目,嘉宾们看着当年在剧组生活的影像资料纷纷落泪,观众在感叹物是人非的同时,更顿生几分敬意。在收视率是硬指标、炒作是生产力的今天,新版《红楼梦》也未能幸免。从最初的“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开始,各类炒作就未消停。选手整容、砸钱、潜规则等各种负面消息层出不穷;此后导演请辞、临时换角等“意外”事件又让摄制中的《红楼梦》一直保持超高曝光率。作品还未开演,漫天的信息轰炸就已经让人视觉疲劳,又怎能让观众
6、不拍板砖?旧版《红楼梦》前后拍摄历时三年,虽也是全国选角,轰动一时,但关键是人家安得下心。在长达一年多的培训班里,演员每天的任务是学习琴棋书画,听先生讲读原著,好似过起了古人的生活。水到渠成,导演一声令下开机,这原汁原味也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各留遗憾: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抬高旧版并不意味着要贬损新品,相反也一样。“讲坛名人”马瑞芳对于新旧《红楼梦》的评价圆滑而又不失偏颇,“两者相比较,好比春兰秋菊,各有佳妙。”衡量一部作品优劣的标准,并非是简单的观众喜欢与不喜欢,严格来说,也无关收视率。我们对于
7、新版《红楼梦》的评判似乎不能苛求于它是否超越了经典,更要关照它的创作动机、态度,不难看出李少红导演忠于原著的程度近乎于墨守陈规,显然是敬畏于作者和观众的。旧版《红楼梦》之所以被奉为经典,跟它强大的幕后团队分不开。众所周知,当年开拍《红楼梦》是举全国文艺创作之力,几乎将所有著名的红学家都请出了山,如在编剧组和顾问团中就有王昆仑、阮若琳、沈从文、启功、吴世昌、周汝昌、杨乃济、蒋和森、曹禺、戴临风等老前辈。面对如此权威的创作团队,以及影视作品在那个年代占有的特殊地位,观众或多或少被这种强势效应而“洗脑”。
8、谁敢跳出来拍板砖啊?大家只会认为这是他的无知。事实上,若干年后,很多红学专家也指正了老版《红楼梦》存在着矫枉过正的现象。受限于当时的意识形态,电视剧对原著中有关宿命论等封建色彩的内容进行了规避处理。相比新版中将宝玉与秦钟的暧昧关系得以表现的大胆做法,旧版《红楼梦》对于原著的体现是残缺的。由此也能看出李少红的如履薄冰,新版《红楼梦》的台词几乎照搬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120回本《红楼梦》,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台词反倒成了观众的负担。这一招看似堵住了一些人的嘴,但也确实让不少观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