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雪灾透视政府公共危机治理中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

从2008年雪灾透视政府公共危机治理中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

ID:26630458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8

从2008年雪灾透视政府公共危机治理中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_第1页
从2008年雪灾透视政府公共危机治理中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_第2页
从2008年雪灾透视政府公共危机治理中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_第3页
从2008年雪灾透视政府公共危机治理中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2008年雪灾透视政府公共危机治理中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2008年雪灾透视政府公共危机治理中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摘要: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危机治理,是公民参与的一种具体形式,通过观察分析2008年抗雪救灾中的公民参与,力图按参与的形式对其加以分类,这对于改进政府公共危机治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在政府公共危机治理中,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有效引导这些公民参与,这将会对危机的及时有效处理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2008年雪灾;政府公共危机治理;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    一、2008年雪灾    2008年1—2月,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雪灾袭击了中国部分省市,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遭受了重大损失,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6省、区受灾最为严重。政府在雪灾发生的第一时间采取了一系列急救措施,但由于危机的突发性,对于危机的熟悉不足,预备不够充分,再加上灾情的持续恶化,使得这些应急性的急救措施很难立即发挥作用。而正是在此时,广至公民或以个人身份或以团体名义,或捐钱捐物或出人出力,通过各种形式参与灾区救援工作,为政府开展抗雪救灾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也相当程度地控制了灾情的进一步恶化。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政府公共危机治理中,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有效引导这些公民参与,这将会对危机的及时有效处

3、理发挥重要作用。    二、政府公共危机治理中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    政府危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类型有很多种,而按照其形式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  1.资金的参与。公民的捐款是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应对公共危机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购买物资,政府在制定危机预案时虽已有一定的应急经费,但由于公共危机的严重程度不易在事前就能进行正确估量,应急经费往往很难与实际需求相符,所以,来自民间的资金就成了重要补充。与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经费不同,公民提供的经费往往比较零散,但却很灵活,可以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为受灾群众提供帮

4、助,起到及时应对危机的作用,这就有效地控制了危机的进一步恶化,给政府应对危机赢得了时间。此次雪灾中,为使受灾地区尽快摆脱困境,从普通公民到社会精英,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纷纷向受灾地区捐款,对于危机的有效应对起到了重要作用。  2.物资的参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资是解决危机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仅有资金,并不一定就能及时购买到需要的物资,没有物资,也就无法解决实际题目。政府在危机治理中,会储备一定量物资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公共危机。一般来说,物资的储备量、种类和比例应根据相关评估部分或专业机构的评估猜测来确定,以应对相应程

5、度的公共危机。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政府危机治理所存储的物资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满足现实的需要,且能否及时将物资投递也因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很难确定。而公民在公共危机中提供的物资,具有及时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能够弥补政府应对危机的不足。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当政府的救援还未能及时赶到时,公民的救助对于受灾群众来说,往往是能够决定生死的。2008年的雪灾中,广大企业将大批食品、饮料、药品、衣服等物资捐献给受困中的旅客、战斗在春运一线的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医护职员与铁路职工,极大地减轻了政府的物资供给压力。  3.劳力和技术的参与。一般

6、来说,公共危机中会有很多重要的基础设施被破坏,且范围广、受损严重,所以,仅仅依靠政府的气力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应对。灾后的救援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实施,而消防、武警等国家相关部分的职员究竟是相对少数,很难及时有效地解决重大危机;而且,有些特殊的工种也并不一定能够及时招募到。在公共危机发生后,假如公民在政府的指导下积极有序地参与救援,能够极大地减轻政府救援职员的工作量,有利于政府将主要精力集中于重点工作上,这将大大进步解决危机的效率。  4.信息的参与。在政府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建立了完整的信息输进与输出系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危

7、机的最新信息。一般来说,政府的信息主要是通过官方渠道获得的,各种信息通过行政机关逐级向上传递,最后再汇总到政府公共危机应急指挥中心,这是信息的输进过程;然后,危机治理的应急指挥中心将信息收集整理,并以这些信息为根据作出具体的行动方案或指示,再通过各级行政机构传递到基层,这是信息的输出过程,由此便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输过程。当然,信息的传递并不是一次就能够完成的,经常需要经过多次的搜集、整理、传输、反馈、确认和输出才能完成。然而,在信息的逐级传递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信息的失真题目,传递的层级越多,信息失真的也就越多,因此,应努

8、力减少信息的失真。公民是信息的重要来源,由于陷于危机中的公民或者与他们有密切联系的公民对于危机的情况较为了解,他们所把握、提供的信息往往更真实、正确和及时,所以,政府公共危机治理工作中应充分重视并利用这类信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