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627153
大小:4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8
《2.毕业设计 (论文)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院系机电工程系专业班级机械1001(制造)姓名徐师帅学号201040163题目汽车转向系统转向轴工艺规程设计题目类型设计开发一、选题背景及依据(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生产需求状况,说明选题目的、意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1、国内外研究现状:一般传动轴都有两个支承轴径,工作时通过轴径支承在轴承上,这两个支承轴径便是其装配基准,通常也是其他表面的设计基准,所以它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较高,对于一些重要的轴,支承轴径除规定较高的尺寸外,通常还规定圆度、圆柱度以及两轴径间的同轴度等形状精
2、度要求等。从毛胚选择方面,机械加工常用的毛胚有铸件、锻件、型材件、焊接件等。轴类零件的毛胚常用棒料和锻件。从工艺方面,为保证各主要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选择定位基准时,应尽可能使其与装配基准重合并使各工序的基准统一,而且还要考虑在一次安装中尽可能加工出较多的面。从装夹方面,有直接找正装夹、划线找正装夹、夹具装夹。其中夹具装夹无需划线找正,定位精度较高、操作简单、生产率高,适用于成批和大批生产。考虑到本零件为中批生产,需要设计专用夹具。轴类零件加工时,精基准的选择通常有两种:首选方案是采用顶尖孔作为定位基准;另一方案是采
3、用支承轴径定位。早期汽车的转向轴通常用一根无缝钢管制造,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但从汽车上拆、装转向器较为困难。这种结构在某些轻型汽车上还有应用。现代汽车的转向轴除装有柔性万向节外,有的还装有能改变转向盘的工作角度(转向轴的传动方向)和转向盘的高度(转向轴轴向长度)的机构,以方便不同体型驾驶员的操纵。现代汽车转向轴的设计趋势:(1)、充分考虑安全性、轻便性随着汽车车速的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外在许多汽车上已普遍增设能量吸收装置,如防碰撞安全转向柱、安全带、安全气囊等,并逐步推广。从人类工程学
4、的角度考虑操纵的轻便性,已逐步采用可调整的转向管柱和动力转向系统。(2)、低成本、大批量专业化生产要设计低成本、低油耗的汽车和低成本、合理化生产线,尽量实现大批量专业化生产。对零部件生产,特别是转向轴的生产,更表现突出2、生产需求状况: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现有的夹具设计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向着自动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以节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使企业获得最大生产率润。为此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和数控机床的自动化生产将会在轴类零件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3、选题的
5、目的与意义:虽然现在的转向轴已经是向着多方面的发展,我们也知道,现在的很多转向轴设计的可伸缩,课调整上下位置,从而减小了在发生意外时多驾驶员的伤害,所以对于我们,要想清楚的认识到转向轴的工作原理和其结构特点,从其最基本的机械式转向器进行研究,设计,是很重要的。当我们清楚的认识了其结构特点,才能更好的让我们对其进行改进,从而达到满意的转向轴产品。4、主要参考文献:[1]陈明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华茂发谢骐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3]孔志礼冷兴聚魏延刚曾海泉机械设计东北大学出版社[4]刘艳杰高郁机械工程材
6、料及热加工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5]胡凤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高等教育出版社[6]李云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7]赵家齐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8]孟广伟聂毓琴材料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9]李益民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0]杨叔子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1]周开勤机械零件手册主编(第5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2]吴宗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13]濮良贵.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14]陈作模.机械原理.高等教
7、育出版社.2006.5二、主要研究(设计)内容、研究(设计)思想及工作方法或工作流程1、熟悉毕业设计的有关规定2、调查研究收集相关毕业设计资料3、分析研究零件图(1)、熟悉产品的性能、用途、工作条件(2)、对零件图进行工艺审查1)审查图样的完整性和正确性2)审查零件技术要求的合理性3)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3、选择毛胚4、拟定工艺路线及机床夹具设计(1)、设计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包括:选择定位基准,确定加工方法,划分加工阶段,决定工序的集中与分散,加工工序的安排,以及安排热处理、检验及其他辅助工序(2)、绘制产品零件
8、图、毛坯示意图各一份(3)、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或工序卡)(4)、设计零件的机床专用夹具5、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设备6、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工艺装备7、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8、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9、确定切削用量10、填写工艺文件11、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答辩分析、计算、选择和设计的基础上,按规定格式撰写设计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