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油松松针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油松松针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技术ok32左右,是本区及周边地区造林绿化推广的主要针叶树种之一。松针小卷蛾是油松主要的隐蔽性食叶害虫,主要以幼虫取食针叶叶肉危害,并吐丝将几束针叶缀结在一起,针叶变黄、枯萎脱落,被害树冠一片桔黄。本文对油松松针小卷蛾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多年积累的经验,提出了松针小卷蛾虫害的防治技术。1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与发生规律松针小卷蛾属卷蛾科叶小卷蛾属。卵为椭圆形,扁平、有光泽、微透明,长1~2mm,宽0.4~0.6mm,在初期时为白色,后逐渐颜色变深为灰色或灰褐色。在第二年的3~4月逐渐化成蛹,蛹期一般在20~40d。小卷
2、蛾在蛹阶段体长较小,全体为灰褐色,体上有褐色斑点、横带、端纹,臀角处有多处黑色短纹,前缘为白色钩状纹,一般在4~6mm。成虫羽化从4月下旬开始,5月下旬结束,其盛期在5月上中旬。羽化的过程主要是借腹部摆动的力量打破蛹壳出茧。破壳成茧的过程一般在清晨6:00~8:00,持续时间大约需要0.5~1h,在此期间小卷蛾进行多次伸展适应,才能进行飞翔。双翅展开约有10~15mm,腹节前后有小刺,腹部还有细毛。成茧时期,体长7~8mm,为椭圆形,颜色逐渐加深。幼虫在老熟时期体长约在8~10mm,浑身主要呈现暗褐色,在后缘中间部分颜色较浅。松针小卷蛾的成虫生存时间一般为10d
3、左右,活动时间在傍晚到夜间,集中在树冠部分且成群活动,活动的区域一般在树木高大、林分郁闭度较大的地方进行。寻觅食物的时间也多在夜间,主要采食松蚜排出的蜜露。羽化后4~5d开始产卵,多在针叶上叶鞘基部内侧,卵期一般在10~15d,并且为多卵,一次排卵在5~40个,繁殖速度较快。松针小卷蛾在我区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来年3月化蛹,3月中旬开始羽化,4月中、下旬达羽化盛期,羽化期2个多月。成虫产卵于叶鞘基部内侧。幼虫孵化后钻入针叶内取食,9月以前幼虫危害单叶,9~10月间叶丝缀叶成束,在其中取食,造成针叶丛状枯黄。11月幼虫老熟,吐丝下垂,在地面连缀杂草、
4、土粒等结茧越冬。1.2分布与危害小卷蛾的危害主要以10~20a生的油松松针为主,10a以下或是20a以上的油松受危害程度较轻。与此同时,油松长势弱且抗逆性弱的部位,被害也较其他部位严重。松针小卷蛾对油松的危害会随着小卷蛾的成长对针叶的危害程度逐渐加深。小卷蛾在幼虫时,主要以取食叶肉为主,从针叶的近顶端处钻入针叶内部取食,一开始是自下而上蛀食针叶,然后再自上而下开始蛀食。蛀食完后还会在蛀道内对碎屑和粪便进行清理,最后对其进行吐丝封口。幼虫一般在一束针叶内部的食物不足或针叶有坏损时,才会开始对另一束针叶进行侵蚀。在侵蚀过程中,只食叶肉不食叶皮,所以小卷蛾一开始危害松
5、针从表面来看,针叶并未发生较大变化,而实际针叶内部已经成为空筒状。当针叶在表面有所表现后,小卷蛾的危害已经形成较大的损伤,随着危害逐渐严重,最后导致松针脱落。随着幼虫成长其吐出的丝将多个针叶粘结在一起,少则3~4束,多则7~8束。被粘结的针叶会逐渐枯萎、变黄然后脱落。等幼虫老熟后,吐丝下垂可以将地面上的杂草和土粒都粘在一起最后结茧越冬。在树冠位置有浮土或碎叶的地方则多为其越冬的首选。同时随着油松的位置以及同株油松位置不同对其危害程度也不尽相同,阳坡的危害重于阴坡,树冠重于其他部位,越靠近上部林分的部分较林分下部的危害越重。通过对松针小卷蛾的分析,其成虫应喜欢阳光
6、和光照条件较好的地方活动。从林分条件来分析,林分的郁闭度越小,受小卷蛾危害越严重。松针小卷蛾的分布主要危害区域在光照条件好、光照度强、温度高、郁闭度小、蒸发量大的地方。2防治技术2.1合理安排植株混交种植,改善种植环境油松松针小卷蛾在危害植株的过程中较有针对性,因此在种植大面积油松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植株种植搭配与混交。根据油松的生长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和林分情况,降低林区的郁闭程度,特别是幼林的生长。对于种植土壤定期进行翻整松土,从树干基部开始培土压实,以防止小卷蛾成虫出土。2.2选择优质树种,种植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在选择树种方面,应该选择具有抗
7、病虫害能[1][2]下一页力强的树种,对于易发生小卷蛾的树种或易受病虫害侵蚀的树种应及时进行退育。除了在种植过程中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外,对于植株的自身品质来说也应进行注意,要选择根系粗大、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生长旺盛、树体颜色鲜亮有光泽的种苗进行栽培,以减少松针小卷蛾的发病几率,增强抵抗能力。2.3加强防护措施,优化防治技术由于松针小卷蛾的繁殖速度较快,且易发生不易发现,存活时间长,因此预防工作较防护工作更为重要。经过试验表明,在榆林市榆阳区油松松针小卷蛾的防治较好的方式是使用25%灭幼脲Ⅲ号混合高粘阿维菌素。根据测报及发生规律,最佳防治时间在5月初羽化盛
8、期和9月下旬转移粘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