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50 年代海派文化的繁荣

20 世纪50 年代海派文化的繁荣

ID:26589658

大小:8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7

20 世纪50 年代海派文化的繁荣_第1页
20 世纪50 年代海派文化的繁荣_第2页
20 世纪50 年代海派文化的繁荣_第3页
20 世纪50 年代海派文化的繁荣_第4页
20 世纪50 年代海派文化的繁荣_第5页
资源描述:

《20 世纪50 年代海派文化的繁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世纪50年代海派文化的繁荣钱乃荣谈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海派文化的文章见得很多,但是人们似乎忽略了50年代的海派文化。本文试图回顾和追述50年代上海海派文化的真实面貌,探讨海派文化在50年代的繁荣及其后来的急剧衰落的原因。50年代的海派文化,既生根于三四十年代深厚的土壤,又加入一股清新奋发之气,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弘扬,在成熟中继续获得发展。50年代海派文化的特点是:散播面广,民间的参与度高,文化气息浓厚,群众热情踊跃,雅俗共享同乐,中外元素渗透,表现了海派都市文化浓郁的上海和江南地方特色,与其他地区的乡土文化、京派文化有明显的差异。它是40年代文化的惯性延续,又是新

2、生活时代精神的硕果,表现了富有活力、多样化争艳、市民化低价参与的显著特点。一、公众娱乐具有近50年传统的上海电影文化在解放之初的上海,延续其欣欣向荣的势态。40年代布满上海街区的影戏院依然开放,又在劳动人民集中居住区域开设了新的电影院或电影放映场点,一些工人文化宫中也安排电影放映专场,电影的票价长期维持三角一张,这使电影的放映从解放前主要对象为白领等上层人士的娱乐迅速转变成完全市民性的娱乐活动。50年代观看电影的盛况在许多上海平民记忆中是十分有回味的。当时一般晚上都有两场“夜场电影”,观众踊跃。各家电影院门口都成为市民人头攒动、黄牛活跃之地,甚至群众连夜排队购票,先睹为荣,看

3、不到头轮放映的抢买第二轮影院较便宜的票的情形,屡见不鲜。上海电影制片厂内明星群集,有白杨、王丹凤、赵丹、张瑞芳、秦怡、上官云珠、刘琼、石挥、韩非、顾而已等,导演桑弧、谢晋、郑君里等,都正值壮年,在生活安宁、地位提高的环境下,努力拍戏,演技臻于成熟。上海电影制片厂还一度分为“天马”、“海燕”、“江南”三个制片厂。当时,摄片仍多,题材丰富,如《乌鸦与麻雀》、《我这一辈子》、《为孩子们祝福》、《鸡毛信》、《渡江侦察记》、《山间铃响马帮来》、《金银滩》、《母亲》、《幸福》、《女篮5号》、《护士日记》、《海魂》、《家》、《祝福》、《李时珍》、《林则徐》、《不夜城》、《雾海夜航记》、《为

4、了和平》、《铁窗烈火》、《罗汉钱》、《天仙配》、《追鱼》、《三毛学生意》等,均为上海生产的优秀电影。《铁道游击队》的《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女篮五号》中的《让青春闪光》,《护士日记》中的《小燕子》等以及当时重新播放的“五四以来优秀电影的插曲《天涯歌女》、《夜半歌声》,都成为广泛传唱的流行歌曲。《九九艳阳天》在1957年在上海被群众评为受群众欢迎的歌曲第一,公布时改为《社会主义好》第一,该歌第二。50年代举行过“亚洲电影周”,印度电影《流浪者》、《两亩地》成为热片,插曲《拉兹之歌》流行街头。大量的苏联和东欧国家名片,也成为群众购票的热点,墨西哥电影《生的权利》等也引起轰动。

5、在这个时期,青少年中掀起搜罗明星像片和剧照、电影说明书的狂热。1957年《上影画报》创刊,使读者更多地接触到演员形象和影片剧照,对新电影老演员有更多的沟通。中小学还组织一角钱一张票的星期天儿童场电影专场。上海人,从少年到老年,观看影片各取所需,都成为其主要的娱乐活动。三四十年代在上海产生、汇聚和迅速成熟起来的沪剧、越剧、评弹、浦东说书、沪书、上海说唱、滑稽剧、方言话剧、锡剧、甬剧、淮剧、扬剧等江南江北10多种戏剧曲艺,一起形成了繁荣的海派文艺。50年代戏剧、曲艺的民间化,达到登峰造极。解放初年,10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戚雅仙的《婚姻曲》,沪剧《罗汉钱》、《大雷

6、雨》等成为家喻户晓的戏剧,人人都会哼上两句。戏剧、滑稽剧剧目和演出盛况不亚于40年代后期。书场遍布,评弹演出在城区的书场、郊镇的茶馆听众济济。从50年代初期一本很小的沪剧唱词选中可看到这一年的沪剧演出盛况:当时有艺华沪剧团的《刘巧儿》,努力沪剧团的《田菊花》、《姑娘的爱》、《翠岗红旗》,勤艺和艺华沪剧团分别演出的《小女婿》,上海沪剧团的《罗汉钱》,勤艺沪剧团的《红花绿叶》、《山野春晓》,爱华沪剧团的《母亲女人》、《幸福年》、《葡萄与嫁妆》,艺华沪剧团的《珍珠泪》,长江沪剧团的《沙漠情歌》、《活人塘》、《李二嫂》、《赵小兰》、《纺棉花》,建新少壮沪剧团的《恨海》,丁是娥蔡志芳唱

7、的《小二黑结婚》,顾月珍唱的《纯洁的爱情》、《红香姑娘》,小筱月珍、王雅琴、丁是娥唱的《白毛女》,一下子涌现那么多的现代戏,各显神通。此外,还有旧戏王雅琴王盘声唱的《冲喜》,王雅琴小筱月珍的《寒梅吐艳》,邵滨孙石筱英、陈松麟筱爱琴唱的《啼笑因缘》,勤艺沪剧团的《方珍珠》,上海沪剧团的《大雷雨》,艺华沪剧团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沪剧创新活力依然旺盛。一些解放前著名的文艺创作家迅速转行参加剧本音乐创作,因此50年代上海戏曲出现了大量优秀的创作剧本。如创作流行“时代曲”的许如辉投入了沪剧、越剧等戏剧的音乐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