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580418
大小:8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7
《此页为封皮统一装订样版红色字体请勿打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此页为封皮统一装订样版(红色字体请勿打印)学校代码:10589学号:分类号:密级:45号华文行楷海南大学小初黑体硕士学位论文4号宋体加下划线题目:大豆疫霉无毒基因基因组结构特征作者:XXX指导教师:XXX教授专业:植物病理学时间:二○一三年五月此处为英文题名,字体为Timesnewroman30号,加粗AThesisSubmitted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theXXXXDegreeinXXXXXBy(姓名汉语拼音)PostgraduateProgram(院系英文名称)Hainan
2、UniversitySupervisor:(导师姓名汉语拼音)AcademicTitle:(导师职称英文)Signature___________ApprovedSeptember.Year海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
3、版权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海南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为存在馆际合作关系兄弟高校用户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和交换服务。本人授权海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成果,知识产权归属海南大学。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日期:年月日…………………………………………………………
4、…………………………………………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同意论文提交后滞后:□半年;□一年;□二年发布。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日期:年月日大豆疫霉无毒基因基因组结构特征3号黑体行间距20磅3号黑体题目(要求字数1000字左右)小4号宋体摘要大豆疫霉(Phytophthorasojae)侵染大豆(Glycinemax)引起的疫霉根腐病是威胁全世界大豆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
5、一。大豆和大豆疫霉的互作符合基因对基因学说,合理利用大豆的抗病基因是控制大豆疫病的最有效的措施,因此,研究大豆的抗性基因和大豆疫霉的无毒基因在分子水平上的互作机理是解释病害发生机制和开发病害控制措施的根本途径。但是,由于疫霉基因组较大,结构复杂,且疫霉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困难重重,疫霉无毒基因的标记和克隆工作进展十分缓慢,目前已报道的疫霉无毒基因仅有三例。本研究未采用传统的无毒基因克隆策略,而是充分发挥新兴的生物信息学技术优势,通过对无毒基因的基因组结构进行分析,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无毒基因在基因组上呈多拷贝的重要基因组特征,并且利用这一特征
6、迅速筛选到一批候选无毒基因,结合大豆疫霉菌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从其中克隆了无毒基因Avr3c,定位了无毒基因Avr5,为进一步认识大豆疫病的致病分子机理和开发该病害的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意义。更重要的是,本研究开辟的一套克隆疫霉无毒基因的全新方法,对克隆更多的疫霉无毒基因具有指导作用,对其它病原物的无毒基因克隆工作亦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研究大豆的抗性基因和大豆疫霉的无毒基因在分子水平上的互作机理是解释病害发生机制和控制病害发生的根本方法。………..小4号黑体小4号宋体关键词:大豆疫霉;depthsampling;Mi
7、croarray;Avr3a;Avr3c;Avr5;多拷贝大豆疫霉无毒基因基因组结构特征Title行间距3mm(20磅)3号timesnewromanABSTRACT小4号timesnewromanPhytophthorasojaeisthecasualagentofsoybeanrootrotdisease.Itisoneofthemostdestructivediseasesthatharmssoybeanproductionaroundtheworld.Researchontheinteractionbetweensoybean(
8、Glycinemax)andP.sojaewillgreatlybenefitourunderstandingofdiseasemechanismsandwillhelptocontrolthedamage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